[发明专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四馈平面螺旋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1833.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亚;文帅;曾凡超;毛永艳;张锣伦;郭丽丽;李仕琦;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52;H01Q1/50;H01Q1/00;H01Q3/36;H01Q1/4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黎汉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 中的 平面 螺旋 天线 | ||
1.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四馈平面螺旋天线,包括天线罩(1)、辐射单元(2)、介质板(3)、天线腔体(4)和馈电结构(5),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单元(2),采用四臂平面阿基米德螺旋线(21),且印制在介质板(3)的上表面,每个单臂的末端加载有电阻(22),并通过金属化过孔(23),焊接在介质板(3)的下表面;
所述天线腔体(4),包括扼流圈(41)和背腔(42),该扼流圈(41)设为高度不同的N层,其与背腔(42)相连接,且位于与辐射单元(2)的同侧,10≥N≥3;
所述馈电结构(5),包括“工”字支撑结构(51)和宽带移相网络(52),该“工”字支撑结构(51)的下部固定在背腔(42)的上方,上部与介质板(3)连接,且内部设有四条铜线(53);
该宽带移相网络(52)置于背腔(42)的内部,其由功分移相器(521)和网络介质板(522)构成,功分移相器(521)印制在网络介质板(522)的下表面,且设有0°、90°180°、270°四个输出端口,这四个输出端口分别与“工”字支撑结构(51)内部的四条铜线(53)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工”字支撑结构(51)由支撑柱(511)、介质块(512)和金属耦合盘(513)构成,该金属耦合盘(513)固定在支撑柱(511)上方,介质块(512)放置于金属耦合盘(513)上,以实现辐射单元与网络的有效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功分移相器(521)由三个威尔金森功分器(5211)、一个180°宽带移相器(5212)和两个90°宽带移相器(5213)依次连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扼流圈(41)的第一圈内部设有固定天线罩(1)的第一螺位孔(411)和固定介质板(3)的第二螺位孔(4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背腔(42)的中心设有安装底座(421),用于固定“工”字支撑结构(51)中的支撑柱(5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罩(1)固定在扼流圈内的第一螺位孔(411)上,其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4.4的FR4材料,直径为120mm~170mm,厚度为1mm~4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介质板(3)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2.65的F4B材料,其厚度为0.508mm~1.27mm,固定在扼流圈内的第二螺位孔(412)上,且中部与“工”字支撑结构(51)中的介质块(51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介质板(3)与天线罩(1)之间距离为2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8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EMS结构
- 下一篇:一种MEMS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