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吹还原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1657.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2 | 分类号: | C22B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吹还原炉,涉及还原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侧吹还原炉在排出炉体内部烟气时,会携带大量热量被排出炉体的内部,造成炉体内部热量损失,使得炉体内部的反应效率降低的问题。一种侧吹还原炉,包括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侧面底部。该装置排烟筒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使得烟气在通过排烟筒排出还原炉内炉体内部时,能够通过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外壁的排烟筒对还原炉内炉体进行保温和升温的操作,从而保证还原炉内炉体内部位置的反应温度不会降低,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还原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侧吹还原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对于满足环保要求、生产成本低廉的炼铅新工艺的需求日益突出。国内外已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炼铅工艺主要有一步炼铅和两步炼铅工艺,其中在炼铅过程中需要用到侧吹还原炉。
如申请号为:CN201810421673.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侧吹还原炉局部补氧降低炉渣含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炉内氧气调控:将物料和燃料投入侧吹还原炉内,通过侧吹还原炉的供养管道对侧吹还原炉供氧,控制炉内整体氧气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65%;再从煤粒进料口下方的两侧边风口接通纯氧管道补氧,控制下粒煤风口区的氧气质量浓度为65~75%;(2)温度调节:控制炉内整体的氧气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65%后,调节煤的投入量,控制下粒煤风口区的温度为1100~1300℃,控制炉中间至出渣口这段区域的温度为1000~1200℃;(3)排渣调控:生产作业中,当炉渣因温度低而流动性不好时,再在虹吸池隔断区的风口进行补氧,确保炉渣顺利从出渣口流出。本发明可将炉渣渣含Pb由3.5-4.5%降至2.5%以下。
现有的侧吹还原炉在排出炉体内部烟气时,会携带大量热量被排出炉体的内部,造成炉体内部热量损失,使得炉体内部的反应效率降低,需要更高的能源催化才能达到反应效果,增加了能源损耗,且现有侧喷还原炉内喷管一般只设有一根,使得内部的物质不能完全的被燃烧反应,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侧吹还原炉,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吹还原炉,以解决现有侧吹还原炉在排出炉体内部烟气时,会携带大量热量被排出炉体的内部,造成炉体内部热量损失,使得炉体内部的反应效率降低,需要更高的能源催化才能达到反应效果,增加了能源损耗,且现有侧喷还原炉内喷管一般只设有一根,使得内部的物质不能完全的被燃烧反应,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侧吹还原炉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侧吹还原炉,包括还原炉外炉体,进料口a,进料口b,排烟筒,侧吹喷管,出渣口;所述还原炉外炉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进料口a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顶面一侧;所述进料口b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顶面的一侧,且进料口a和进料口b与还原炉外炉体的内腔贯通连接;所述排烟筒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侧面底部;所述侧吹喷管固定连接在排烟筒侧面的中部,且侧吹喷管与排烟筒的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为对侧设计;所述出渣口和还原出料口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还原炉外炉体的内部设有还原炉内炉体,且还原炉外炉体和还原炉内炉体均为圆筒形状设计,还原炉内炉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顶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筒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且排烟筒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的外壁表面,排烟筒顶端的排烟进口贯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的侧面顶部,且排烟筒的排烟出口穿出还原炉外炉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还原炉内炉体的顶部设有混合进料腔,且混合进料腔腔体的截面形状为“V”形,混合进料腔的底端为向一侧倾斜设计,且混合进料腔的底部设有偏心进料口,且偏心进料口位于还原炉内炉体侧吹喷管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