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0646.9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桑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8B7/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自助 过磅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属于地磅称重技术领域,该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包括自助服务终端、升降栏杆、进站模块、出站模块、地磅和移动终端,自助服务终端电性连接于升降栏杆,升降栏杆能够阻挡非用户车辆的进入,自助服务终端与进站模块之间交互连接,进站模块用于检测用户车辆,自助服务终端与出站模块之间交互连接,出站模块对用户车辆出站时进行确认,地磅连接于自助服务终端,地磅能够对车辆重量进行称重,自助服务终端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过磅记录容易丢失,运营成本高,人工过磅时容易发生舞弊现象,导致许多车辆进行违规操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磅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21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等一系列技术蓬勃发展并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让信息化的高效生产和管理成为可能。而对港口或码头、仓储行业来说,载货车辆的过磅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是港口或码头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对过磅关口进行管理的称量,过磅系统对港口或码头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部分过磅装置大多采用人工记录过磅车辆,不仅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过磅记录容易丢失,运营成本高,人工过磅时容易发生舞弊现象,导致许多车辆进行违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过磅记录容易丢失,运营成本高,人工过磅时容易发生舞弊现象,导致许多车辆进行违规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包括自助服务终端、升降栏杆、进站模块、出站模块、地磅和移动终端,所述自助服务终端电性连接于升降栏杆,所述升降栏杆能够阻挡非用户车辆的进入,所述自助服务终端与进站模块之间交互连接,所述进站模块用于检测用户车辆,所述自助服务终端与出站模块之间交互连接,所述出站模块对用户车辆出站时进行确认,所述地磅连接于自助服务终端,所述地磅能够对车辆重量进行称重,所述自助服务终端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内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有认证模块,所述认证模块用于确定用户信息,所述认证模块电性连接有信息收集模块,所述信息收集模块对用户信息与用户车辆信息进行收集,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对信息收集模块收集的信息进行储存,所述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有校准模块,所述校准模块对用户进出时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所述校准模块电性连接有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对用户进出时的两次车辆重量进行计算,所述计算模块电性连接有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对计算模块计算后的结果进行打印,且计算模块会将计算结果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储存,并将计算结果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内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接收过磅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站模块包括摄像装置、识别模块,所述摄像装置电性连接于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对用户车辆进行识别,所述识别模块对用户车辆进行识别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A: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车辆信息与认证模块认证的用户信息相同,所述进站模块则进行打开,允许车辆通行。
B: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车辆信息与认证模块认证的用户信息不一致,进站模块则进行关闭,禁止车辆通行。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识别模块内包括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声光警报器,当识别模块发生情况B时,所述警报通过控制器触发声光警报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出站模块包括相同的摄像装置与警报装置,所述相同的摄像装置用于对用户车辆出站时进行检测,当出站车辆超重时,所述相同的警报模块通过相同的控制器触发相同的声光警报器进行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