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0646.9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桑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8B7/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自助 过磅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包括自助服务终端(1)、升降栏杆(2)、进站模块(3)、出站模块(4)、地磅(5)和移动终端(6),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助服务终端(1)电性连接于升降栏杆(2),所述升降栏杆(2)能够阻挡非用户车辆的进入,所述自助服务终端(1)与进站模块(3)之间交互连接,所述进站模块(3)用于检测用户车辆,所述自助服务终端(1)与出站模块(4)之间交互连接,所述出站模块(4)对用户车辆出站时进行确认,所述地磅(5)连接于自助服务终端(1),所述地磅(5)能够对车辆重量进行称重,所述自助服务终端(1)内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7),所述移动终端(6)内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01),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7)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01)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7)电性连接有认证模块(101),所述认证模块(101)用于确定用户信息,所述认证模块(101)电性连接有信息收集模块(102),所述信息收集模块(102)对用户信息与用户车辆信息进行收集,所述信息收集模块(102)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103),所述存储模块(103)对信息收集模块(102)收集的信息进行储存,所述存储模块(103)电性连接有校准模块(104),所述校准模块(104)对用户进出时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所述校准模块(104)电性连接有计算模块(105),所述计算模块(105)对用户进出时的两次车辆重量进行计算,所述计算模块(105)电性连接有打印设备(106),所述打印设备(106)对计算模块(105)计算后的结果进行打印,且计算模块(105)会将计算结果通过存储模块(103)进行储存,并将计算结果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7)传输至移动终端(6)内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601),用户通过移动终端(6)进行接收过磅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模块(3)包括摄像装置、识别模块,所述摄像装置电性连接于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对用户车辆进行识别,所述识别模块对用户车辆进行识别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A: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车辆信息与认证模块(101)认证的用户信息相同,所述进站模块(3)则进行打开,允许车辆通行;
B: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车辆信息与认证模块(101)认证的用户信息不一致,进站模块(3)则进行关闭,禁止车辆通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内包括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声光警报器,当识别模块发生情况B时,所述警报通过控制器触发声光警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站模块(4)包括相同的摄像装置与警报装置,所述相同的摄像装置用于对用户车辆出站时进行检测,当出站车辆超重时,所述相同的警报模块通过相同的控制器触发相同的声光警报器进行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模块(101)包括用户ID和显示屏,所述用户ID为用户唯一ID,所述用户ID用于用户身份的认证,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ID认证是否成功,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启动升降栏杆(2)与信息收集模块(102),用户认证失败则不会启动升降栏杆(2)与信息收集模块(102),用户需要进行场外等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105)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辆出站时升降杆的打开与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助过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105)通过控制模块进行升降杆的控制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C:当用户车辆出站时发生超重时,计算模块(105)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栏杆(2)关闭;
D:当用户车辆出站时未发生超重,计算模块(105)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栏杆(2)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6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