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器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0096.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杏林;张页;杜开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郑冲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器 冷却 方法 | ||
1.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腔室,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上开设有第一入汽口和排气口;
第二冷却腔室,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上开设有第二入汽口,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与第一冷却腔室通过蒸汽连通管相连通;
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与第一冷却腔室和第二冷却腔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上开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中设有与冷却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一冷却管束;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上开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中设有与冷却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二冷却管束,且所述第二冷却管束通过冷却水连通管与第一冷却管束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束和第二冷却管束均为多流程管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排气口相连通的第一抽气风机以及第二抽气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和第二冷却腔室内均设置有用于增加气体扰流的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和第二冷却腔室并列分布;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入汽口,另一端设有所述排气口;且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一端通过所述蒸汽连通管与第二冷却腔室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室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入汽口。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的冷却方法,用于汽轮机漏汽的冷却,所述汽轮机漏汽包括汽封漏汽和门杆漏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汽封漏汽通过第一入汽口进入第一冷却腔室,再经第一冷却腔室上的排气口排出;
门杆漏汽通过第二入汽口进入第二冷却腔室,并经蒸汽连通管进入第一冷却腔室,再经第一冷却腔室上的排气口排出;
第一冷却腔室中形成的冷凝水通过疏水口排出;第二冷却腔室中形成的冷凝水通过疏水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上开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中设有与冷却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一冷却管束;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上开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中设有与冷却水出口相连通的第二冷却管束,且所述第二冷却管束通过冷却水连通管与第一冷却管束相连通;所述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冷却水由冷却水进口进入第一冷却腔室中的第一冷却管束,再通过冷却水连通管进入第二冷却腔室中的第二冷却管束,再经冷却水出口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和第二冷却腔室并列分布;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入汽口,另一端设有所述排气口;且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一端通过所述蒸汽连通管与第二冷却腔室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室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入汽口;所述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门杆漏汽通过第二入汽口进入第二冷却腔室的一端,并从第二冷却腔室的另一端流入蒸汽连通管,再经蒸汽连通管进入第一冷却腔室的一端,最后经第一冷却腔室另一端上的排气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0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水泵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