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载体定位及运动轨迹获取方法及系统及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9291.1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易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易聪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9;H04W4/8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云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6 | 代理人: | 熊曦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载体 定位 运动 轨迹 获取 方法 系统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可移动载体定位及运动轨迹获取方法及系统及管理系统,涉及可移动载体智能监管领域,第一与第二可移动载体为绑定关系,第一和第二可移动载体分别安装第一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获得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或身份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通过第一通讯方式传输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采用第二通讯方式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或身份信息、运动状态信息和定位信息传输给后台服务器,第一通讯方式的有效传输距离和功耗均小于第二通讯方式,本发明利用微功耗通信,大幅降低终端耗电,增加定位终端的电池续航时间,实现低成本的无动力可移动载体的定位与运动轨迹获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移动载体智能监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载体定位及运动轨迹获取方法及系统及可移动载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机场大量无动力车和设备的定位对于机坪的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寻找车辆,违规停放报警等。由于设备数量众多,设备无电源提供,传统意义的电子定位终端难以依赖自身电池长时间持续工作,而机坪又不具备灵活充电的条件,太阳能电池受环境影响实际效果难以满足机场现场作业,更换数量众多的电池也会增加工作量和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微功耗通信,大幅降低终端耗电,增加定位终端的电池续航时间,实现低成本的无动力可移动载体的定位与运动轨迹获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载体定位及运动轨迹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可移动载体上安装第一终端,在第二可移动载体上安装第二终端,第一可移动载体为无动力或无源载体,第二可移动载体为有动力或有源载体且为第二终端供电;
当第一终端中具有第一定位模块时,通过第一终端获得第一可移动载体的定位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并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或身份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通过第一通讯方式传输给第二终端,此时第一可移动载体与第二可移动载体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第二终端采用第二通讯方式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或身份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传输给后台服务器;
当第一终端中无第一定位模块或第一定位模块未开启时,判断第一可移动载体与第二可移动载体之间的连接关系,若第一可移动载体与第二可移动载体间接或直接连接,则将在第一可移动载体运动期间对应的第二可移动载体的运动轨迹作为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运动轨迹;通过第一终端获得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或身份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并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或身份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通过第一通讯方式传输给第二终端,此时第一可移动载体与第二可移动载体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第二终端采用第二通讯方式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和第二可移动载体自身的定位信息传输给后台服务器,或第二终端采用第二通讯方式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身份信息、运动状态信息和第二可移动载体自身的定位信息传输给后台服务器;
其中,第一通讯方式的有效传输距离小于第二通讯方式的有效传输距离,第一通讯方式的功耗小于第二通讯方式的功耗。
其中,本发明的原理为利用第一可移动载体与第二可移动载体之间的绑定或对应关系,第一终端利用功耗低的短距离传输方式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定位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传输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为外接电源,利用远距离耗能较大的方式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后台服务器,这样实现了低成本低能耗的获得了第一可移动载体的定位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即通过远距离通讯代理的方式实现。
优选的,第一终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易聪,未经刘易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