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精准诱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8878.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昌俊;许心越;杨志强;李俊铖;何建涛;梁强升;卢锦生;黎志华;洪生国;徐博;高晓泰;钟仕辰;夏霖琪;徐旭;王雪琴;张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G06F16/29;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5103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城市 轨道交通 客流 精准 诱导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精准诱导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接入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处理服务模块和APP应用服务模块;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基于各类数据接口完成数据的接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利用关系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存储来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的数据;所述处理服务模块基于存储的数据,实现系统各项业务功能;所述APP应用服务模块包括后台管理系统和APP应用,分别为后台工作人员和用户提供服务。本发明能够适应多场景下出行路径诱导信息生成,为不同需求的乘客提拱可供选择的多条出行路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诱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精准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面向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路径诱导信息生成存在以下不足:
(1)正常运营场景下出行路径诱导信息生成未考虑前瞻性;
(2)未考虑到乘客对出行路径诱导信息的响应情况;
(3)缺乏出行路径诱导信息的生成优化方法;
(4)缺乏定量评估出行路径信息诱导效果的手段;
(5)缺乏列车延误场景下的出行路径信息诱导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精准诱导系统,能够适应多场景下出行路径诱导信息生成,为不同需求的乘客提拱可供选择的多条出行路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多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精准诱导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接入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处理服务模块和APP应用服务模块;
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基于各类数据接口完成数据的接入;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利用关系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存储来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的数据;
所述处理服务模块基于存储的数据,实现系统各项业务功能;
所述APP应用服务模块包括后台管理系统和APP应用,分别为后台工作人员和用户提供服务。
可选地,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包括线网拓扑属性接入单元、路径集接入单元、OD末班车数据接入单元、区间满载率数据接入单元、突发事件数据接入单元和乘客位置接入单元,所述线网拓扑属性接入单元、路径集接入单元、OD末班车数据接入单元、区间满载率数据接入单元、突发事件数据接入单元和乘客位置接入单元均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网拓扑属性接入单元通过访问线路数据接口、车站数据接口、换乘站数据接口和车站位置数据接口,将对应的数据输入到关系数据库中;
所述路径集接入单元通过访问OD路径集数据接口,将OD路径集数据输入关系数据库中;
所述OD末班车数据接入单元通过定时访问线网首末班车时刻版本接口、OD末班车时刻信息接口和路径末班车时刻信息接口,完成OD末班车数据接入;
所述区间满载率数据接入单元通过访问历史区间满载率数据接口、默认区间满载率接口和预测区间满载率接口,完成区间满载率数据的接入;
所述突发事件数据接入单元包括应急信息接入子单元和突发客流控制数据接入子单元,所述应急信息接入子单元通过定时访问应急信息接口或后台系统手动输入,以获取突发事件信息;所述突发客流控制数据接入子单元通过定时访问客流控制车站接口或后台系统手动输入,以获取突发客流控制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蓄电池包装用翻转打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铅蓄电池生产加工用污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