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5721.2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鹏;沈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嘉鹏;沈秋毅 |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B64C39/02;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马格努斯减摇 装置 字型 四旋翼 两栖 无人机 | ||
1.一种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同侧的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架,一对所述第二支架对称设置;每根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均设置有空中动力单元;所述第一支架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滚筒,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处于同侧的一对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还设有水下推进器,所述水下推进器通过连杆组件连接在所述主机体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空间平行设置;
在水下前行时,假设前进方向为无人机的运动方向,滚筒滚转方向以滚筒前方水流向后流动滚筒产生向上升力为正,两侧水下推进器向前推进,这些滚筒的至少一种控制方式如下:左前的滚筒、左后的滚筒正转,在左边产生向上推力,右前的滚筒、右后的滚筒反转,在右边产生向下推力,以使所述主机体向右倾斜;右前的滚筒、右后的滚筒正转,在右边产生向上推力,左前的滚筒、左后的滚筒反转,在左边产生向下推力,以使所述主机体向左倾斜;左前的滚筒、右前的滚筒正转,在前方产生向上推力,左后的滚筒、右后的滚筒反转,在后方产生向下推力,以使所述主机体仰头;左后的滚筒、右后的滚筒正转,在后方产生向上推力,左前的滚筒、右前的滚筒反转,在前方产生向下推力,以使所述主机体低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至少设有一对轴承,一对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滚筒的内壁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径向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套筒的外圆周之间还连接有斜肋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套筒套设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斜肋板的一面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滚筒张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为无刷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为中空的管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交汇处分别通过三通管连接器连接;每个所述三通管连接器的下方还分别设置有浮力配平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动力单元均包括空用螺旋桨,所述空用螺旋桨安装并连接在第二无刷电机上,所述第二无刷电机固设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螺接有管夹,所述管夹分别卡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马格努斯减摇装置的H字型四旋翼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采用防水舱结构,所述主机体内胶封设置有控制设备、多种传感器和电池;多种所述传感器至少包括姿态仪、六轴加速度计、深度计、水压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嘉鹏;沈秋毅,未经杨嘉鹏;沈秋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57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