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5012.4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明;屠洋;郑胜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晓明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2/60;A23L2/70;A23L2/42;A23L33/1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绿中偏黄的成熟桑叶;将采摘的成熟桑叶于10‑20℃条件下切成块状,然后用桑树棒槌将桑叶块碾压捣碎,得桑叶碎片;向制得的桑叶碎片中加入抽提液,拌匀,然后于常温条件下抽提,抽提过程中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3‑5天后进行固液分离,得澄清液;对澄清液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得活性原液,然后将活性原液于70‑90℃条件下避光干燥3‑4h,得桑叶原汁;向桑叶原汁中加入蒸馏水,灌装,制得。该桑叶饮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桑叶饮料存在豆腥味的问题,克服了桑叶多糖、黄酮等活性成分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桑叶性味苦、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具有降压、降脂、抑制脂肪积累和血栓生成、抗衰老、增加耐力、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繁殖和细胞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血糖上升、防治糖尿病等功效。
鲜桑叶含水分75%左右,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及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芸香苷、榭皮素、异榭皮素、二氢山茶素等;桑叶多糖也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包括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桑叶有饱和脂肪酸10多种,包括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桑叶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油酸、棕搁油酸等;桑叶蛋白质含量丰富,是较高叶类蛋白植物,其氨基酸含量也较高;桑叶富含生物碱类化合物,其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降血糖活性最强的有效成分之一;桑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挥发油、植物甾醇等物质。由于桑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桑叶饮料主要有桑叶茶饮料和桑叶混合饮料。桑叶茶饮料制备工艺与一般制茶工艺相似,包括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发酵、提香、成品分装等过程,该工艺为解决桑茶豆腥味问题需要高温多次杀青,破坏了部分黄酮类活性成分。桑叶混合饮料制备工艺是将桑叶与菊花、陈皮、杜仲等混合煎煮或浸提,达到去除桑叶豆腥味等目的,该工艺由于与其它药材混合处理,不可避免地导致桑叶多酚等固有活性功能成分的散失。
因此,急需一种既可去除桑叶豆腥味,又能保存桑叶活性成分的一种纯桑叶饮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桑叶饮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桑叶饮料存在豆腥味以及桑叶多糖、黄酮等活性成分易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桑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绿中偏黄的成熟桑叶;
(2)将步骤(1)中采摘的成熟桑叶于10-20℃条件下切成块状,然后用桑树棒槌将桑叶块碾压捣碎,得桑叶碎片;
(3)向步骤(2)中制得的桑叶碎片中加入抽提液,拌匀,然后于常温条件下抽提,抽提过程中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3-5天后进行固液分离,得澄清液;
(4)对步骤(3)中的澄清液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得活性原液,然后将活性原液于70-90℃条件下避光干燥3-4h,得桑叶原汁;
(5)向步骤(4)中的桑叶原汁中加入蒸馏水,灌装,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晓明,未经蔡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5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蠕动泵
- 下一篇:一种用于果林的喷药装置及其喷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