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钴金刚石钻齿及其超深脱钴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4743.7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富;罗明;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北思卡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C22C26/00;C23F1/44;C23F1/30;C23F1/26;B32B9/00;B32B9/04;B32B15/04;B32B3/2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铜梁***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 石钻 及其 超深脱钴 工艺 | ||
1.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包括硬质合金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3)的顶部设有聚晶金刚石层(5),所述聚晶金刚石层(5)包括聚晶脱钴层(1)与聚晶未脱钴层(2),所述聚晶金刚石层(5)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反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孔(4)为圆形孔或异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晶未脱钴层(2)的一端面与硬质合金基体(3)相邻,所述聚晶未脱钴层(2)的另一面与聚晶脱钴层(1)相邻,所述硬质合金基体(3)、聚晶未脱钴层(2)与聚晶脱钴层(1)内的钴含量呈梯度分布且依次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3)的直径与聚晶金刚石层(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硬质合金基体(3)的圆心与聚晶金刚石层(5)的圆心在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晶金刚石层(5)是采用高纯金刚石微粉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3)与聚晶金刚石层(5)之间的结合界面为平面或者沟槽状或网格形状界面或含有突起界面或凹面的异形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深脱钴金刚石钻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3)的含钴量为6-16%,所述聚晶未脱钴层(2)的含钴量为4-12%,所述聚晶脱钴层(1)的含钴量为0-2%。
8.一种脱钴金刚石钻齿的超深脱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激光打孔:将设计好的打孔图纸导入程序控制的打孔设备中,并将普通的金刚石钻齿放置在打孔设备支架上,在聚晶金刚石层(5)待打孔上进行扫描对中定位,开通设备后,激光在待打孔聚晶金刚石层(5)按图纸逐层将金刚石高温碳化,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对聚晶金刚石层(5)的表面进行等距开设反应孔(4);
S2、产品密封:将精确打孔的金刚石钻齿的硬质合金基体(3)部分密封于管装的或蜂窝状的耐酸材料的密封容器中,并在密封端口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O型圈进行二次密封,确保在高温的强酸中处于密封状态;
S3、高温高压脱钴装置:采用带特富龙内衬的实验室高压反应釜
S4、配置脱钴溶液:配置体积百分数为20%-80%的H2SO4溶液或HNO3溶液、体积百分数为20%-80%的HCL或H2F,然后将配置好的溶液放入容器中,将密封好的金刚石钻齿放入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高压反应斧中,经过10-30天的化学反应,取出产品清洗后对聚晶金刚石复合体中渗透金属的去除深度进行检测;
S5、X光无损检测:取出产品清洗后通过X光机检测发现金刚石复合体中金属去除深度在1100-1500um;
S6、入库:将检测好的工件封装入库。
9.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脱钴金刚石钻齿的超深脱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密封容器由特富龙、PVC、PP或PE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脱钴金刚石钻齿的超深脱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80%,所述H2F的质量分数为20%-80%,所述HN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80%,脱钴溶液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北思卡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北思卡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47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下一篇:六冲程混合动力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