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2953.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竹;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33/44;G01L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测 正时 齿形 老化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第一安装块。该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达到了对正时齿形带的老化程度进行检测的效果,使用时,正时齿形带张力过大时,施压块触碰到第一警报开关,报警器报警,当正时齿形带张力不足时,施压块施压的正时齿形带遮挡住第二红外线激光发射器和第二红外线激光接收器之间的电信号,报警器报警,当正时齿形带张力合适时,报警器不报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正时齿形带在行驶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无法对正时齿形带的老化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正时皮带是发动机配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曲轴的连接并配合一定的传动比来保证进、排气时间的准确。使用皮带而不是齿轮来传动是因为皮带噪音小,自身变化量小而且易于补偿。显而易见皮带的寿命肯定要比金属齿轮短,因此要定期更换皮带,正时皮带的作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上部连接是发动机缸盖的正时轮、下部连接是曲轴正时轮;正时轮连接的是凸轮轴,这个凸轮轴上有凸轮,它的接触点是小摇臂,摇臂通过正时皮带带来的动力产生压力,起到顶起的作用;顶起进气门的作用是让雾化的汽油进入缸体,顶起排气门的时候是让废气排出缸体;当凸轮轴凹陷,的地方同时接触小摇臂的时候,这时候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压缩比产生、分电器打火,内燃开始并产生动力,正时皮带属于橡胶部件,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增加,正时皮带和正时皮带的附件,正时皮带张紧轮、正时皮带张紧器和水泵等都会发生磨损或老化。
正时齿形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的老化现象,随着正时齿形带的老化程度,正时齿形带的拉伸程度也随之变化,正时齿形带的拉伸程度随着正时齿形带的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平时只能通过手部施加力量,对正时齿形带进行按压,对正时齿形带的老化情况进行判断,无法对正时齿形带的老化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针对这一问题,现设计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正时齿形带在行驶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无法对正时齿形带的老化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表面与检测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安装块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口,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辊轴,两个所述辊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