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2953.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竹;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33/44;G01L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测 正时 齿形 老化 | ||
1.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第一安装块(2),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下表面与检测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3),所述第一安装口(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安装块(2)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口(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口(5)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辊轴(6),两个所述辊轴(6)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8),所述检测箱(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块(9),所述第二安装块(8)的一端下表面与第三安装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二安装块(8)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11),所述第二安装口(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两端外表面均通过轴承与第一滑槽(10)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螺纹杆(13)的外表面,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1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14)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10)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第一滑块(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401);
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三安装块(9)的一侧内表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口(16),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线激光发射器(17)和第一红外线激光接收器(18),所述第一红外线激光发射器(17)和第一红外线激光接收器(18)的电极与第一驱动电机(4)的电极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40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口(1402),所述第三连接口(140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液压缸(1403),所述第一微型液压缸(1403)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液压杆(1404),所述第一液压杆(1404)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05),所述第二连接块(140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移动口(1406),所述移动口(140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07),所述移动口(1406)的一端内壁开设有第四连接口(1408),所述第四连接口(140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气缸(1409),所述第一微型气缸(1409)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一气压杆(1410),所述第一气压杆(1410)远离活塞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1411),所述第一移动块(141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412),所述第二滑块(1412)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1407)的内壁滑动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正时齿形带老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14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块(1413),所述吸附块(1413)的内壁开设有吸气腔(1414),所述吸气腔(1414)的内底壁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415),所述连接管(14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1416),所述第二安装块(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真空泵(1417),所述真空泵(1417)的吸气端通过软管与吸气腔(1414)的内壁固定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9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