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公用建筑工程张弦梁穹顶钢结构屋面吊装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6482.4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成军;成张佳宁;徐晶晶;李伟杰;黄坤坤;葛晓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许洁 |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公用 建筑工程 张弦梁 穹顶 钢结构 屋面 吊装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大型公用建筑工程张弦梁穹顶钢结构屋面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
(1)张弦梁现场组装
单榀张弦梁上弦需在工厂分段加工后送现场组装,张弦梁的组装尽量采用地面搭设组装胎架进行组装,组装依次推进;组装完成后在地面组装胎架上完成张弦梁的第一次张拉;
(2)张弦梁吊装
所有张弦梁吊装采用双机抬吊安装成滑移单元;一般采用双机或三机抬吊到滑移位置,然后安装张弦梁之间的撑杆及檩条,使之形成刚性框架;
(3)张弦梁滑移
在吊装完一个张弦梁滑移单元后,必须及时开始整体滑移,以便组织下一组滑移单元的吊装;采用分段滑移的施工方法,滑道利用混凝土框架梁布置;
(4)张弦梁张拉
预应力张拉分为两次完成,第一次在地面张拉到设计张拉力的30%,保证吊装过程中单榀桁架稳定,第二次对称分批张拉到设计张拉力;针对各工程的结构形式及钢索体系的特点,设计专用张拉工装,液压油泵、标定千斤顶、油管线路、操作程序等均需提前进行实验及检测,实验通过后方可应用于索张拉工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用建筑工程张弦梁穹顶钢结构屋面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弦梁吊装:张弦梁拼装完成并且第一次张拉完毕后利用汽车吊进行抬吊,抬吊后直接放置在混凝土梁顶的滑移轨道上,事先在张弦梁的不同部位设置揽风绳,在张弦梁就位后立即对张弦梁进行固定;
第一榀张弦梁固定好后,进行第二榀张弦梁的吊装、就位和加固,并及时对张弦梁之间的支撑体系进行连接。当两榀张弦梁及中间的支撑体系和檩条等全部连接安装完毕,在检查各个细部环节没有安全隐患后,便可以将此张弦梁单元组向前滑移到设计位置,再进行下一榀张弦梁的吊装就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用建筑工程张弦梁穹顶钢结构屋面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弦梁滑移中,滑道设置:滑道在整个水平牵引中起承重、导向和横向限制滑板水平位移的作用,滑道沿轴线布置,由于基础预埋锚栓高出混凝土柱梁,须先架设钢梁进行找平,考虑滑块与滑槽之间应留有一定距离,避免滑块在滑槽内受阻,在制作滑块时滑块与滑槽之间每边留有25mm间隙;另外滑块与滑槽接触面的部位在加工时磨成圆弧形,借此减小滑块与滑槽间的接触面积来减少滑移摩擦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用建筑工程张弦梁穹顶钢结构屋面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弦梁滑移中,张弦梁的滑移:在第一、第二榀张弦梁连成整体后,通过预先设置的两根滑道和两组同步牵引设备,滑移至设计位置就位;再进行第三榀和第四榀张弦梁的吊装,并连接两榀张弦梁之间的支撑体系和檩条,再滑移到设计位置就位,如此循环直至多榀张弦梁拼装成整体,剩余张弦梁可以直接吊装到位,为保证两端滑移同步,可在滑道上作标尺,确保滑移的同步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第一榀、第二榀张弦梁中间的支撑体系进行连接;
步骤二:将一个滑移单元滑移至设计位置,并拼装第二个滑移单元(第三榀、第四榀张弦梁);
步骤三~五:依次将第二个~第四个滑移单元滑移至设计位置,并对相邻单元之间的支撑体系进行连接固定;
步骤六:最后两榀张弦梁可以直接吊装就位,就位后对相邻单元之间的支撑体系进行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用建筑工程张弦梁穹顶钢结构屋面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弦梁滑移中,顶升就位:每一滑移单元滑移至设计位置后,检查各部位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在每一根张弦梁外侧利用钢支撑作为支点,采用Q16T千斤顶将整个滑移单元顶起,然后拆除下面的滑块装置、滑槽及滑移H钢梁,然后将上部结构降至设计标高就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4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