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6060.7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辛锋先;周鑫栋;段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62;G10K11/1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螺旋 耦合 水下 吸声 表面 结构 | ||
1.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旋耦合单元,双螺旋耦合单元包括多个,采用焊接或胶接方式设置在穿孔上面板(1)和下面板(5)之间,穿孔上面板(1)上周期性的开有小孔,每个小孔对应一个双螺旋耦合单元,构成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通过下面板(5)与水下装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双螺旋耦合单元包括层芯(2),层芯(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阻尼内衬层(3)设置在螺旋通道内,层芯(2)的中心处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一侧与阻尼内衬层(3)的一端连接,空腔与阻尼内衬层(3)之间设置有环型隔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通道宽度为5~15mm,高度为1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通道的形状包括方形螺旋,圆弧型螺旋或多尺寸多形状的混杂螺旋;螺旋通道的圈数至少为2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阻尼内衬层(3)的厚度为1.5~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型隔板(4)的厚度为0.2~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腔的长度为3~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小孔在穿孔上面板(1)上交替排布,小孔的直径为1~5mm,小孔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花瓣形或不规则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穿孔上面板1的厚度为0.2~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在100~300Hz内的吸声峰值大于0.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0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