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2135.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5/14 | 分类号: | B64D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航空 客机 专用 逃生 救援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客机逃生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腔一侧的正面活动套装有第一挤压轴,且固定壳内腔一侧的背面活动套装有第二挤压轴,所述固定壳内壁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开装置,且固定壳内腔的另一侧活动套装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外侧的中部缠绕有充气滑梯,且充气滑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该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通过充气滑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盖板,且盖板的材质为碳钢,使盖板的质量更重,让充气滑梯在弹开时盖板可将充气滑梯抻紧,防止充气滑梯在大风天打开后不稳定,有效提高了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机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民航客机上,除了登机门、厨房服务门等正常开启的门以外,还有平时不开,专为应急情况发生后才开启的应急出口,应急出口可以确保飞机在应急迫降时旅客和机组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飞机,应急出口一般位于飞机机身的前、中、后段,有醒目的标志,而且每个应急出口处都有应急滑梯和应急绳,当发生意外事故迫降着陆后,只要将应急门上拉手拉到应急打开的位置,应急门就会自动打开,敞开应急出口。
客机逃生救援设备时客机紧急撤离的逃生方式之一,现有的客机逃生救援设备在收缩时相对繁琐,使客机逃生救援设备的收缩时的耗时过长,且现有客机逃生救援设备弹开后的稳定性差,此外现有的客机逃生救援设备的弹开力度较弱,影响了客机逃生救援设备的响应时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具备弹开后的稳定性强、收缩所需的时间更短和弹开力度更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弹开后的稳定性差、收缩所需的时间长和弹开力度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弹开后的稳定性强、收缩所需的时间更短和弹开力度更强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航空客机专用逃生救援设备,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腔一侧的正面活动套装有第一挤压轴,且固定壳内腔一侧的背面活动套装有第二挤压轴,所述固定壳内壁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开装置,且固定壳内腔的另一侧活动套装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外侧的中部缠绕有充气滑梯,且充气滑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固定壳外侧的中部,所述第一挤压轴的顶端贯穿固定壳顶端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驱动轴,且固定壳顶端一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的底端与第二挤压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回收装置顶部的外侧与驱动装置的底部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壳另一侧中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气装置,且第二输气装置一侧的底部与回收装置顶端的中部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气缸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气装置,且第二输气装置一侧的顶部与回收装置底端的中部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气缸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弯管,且弯管一侧的底部螺纹套装有三通头,所述三通头一侧的中部螺纹套装有充气泵,且充气泵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正面另一侧的中部,所述三通头底端的中部螺纹套装有输气管,且输气管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固定壳底端的一侧,且第二气缸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三分管,所述三分管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高压连接管,且两个高压连接管一侧的顶部分别与两个弹开装置一侧的底部固定套接,所述固定壳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锁扣装置,且两个锁扣装置通过固定壳一侧的中部对称。
优选的,所述弹开装置包括套管,且套管固定安装在固定壳内壁一侧的正面,所述套管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底部的外侧与高压连接管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所述套管内腔的一侧活动套装有顶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2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脚的保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极式加湿器的供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