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1501.4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廖本泉;谢钦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本泉 |
| 主分类号: | B01D53/58 | 分类号: | B01D53/58;B01D53/78;C05G5/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装置 | ||
1.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交换筒,该交换筒内供纳置至少一种酸碱中和交换液体;
至少一筒盖,该筒盖结合于该交换筒上方,以封闭该交换筒;
至少一输气管,该输气管一端连结至少一臭气源,另一端穿过该筒盖至该交换筒内部,以供连结输入该臭气源中含氨成分的臭气至该交换筒内,且该输气管穿入筒盖而进入交换筒的一端末,则设有数个散气孔,以供该臭气均匀散出;以及
至少一散气头,底部结合于该输气管穿入该交换筒的一端,且该散气头顶面设有数个散气孔,以使该经输气管输送的臭气源中含氨成分的臭气经该散气头导引向上经该散气孔排入该交换筒内所容纳的酸碱中和交换液体中,进一步使该酸碱中和交换液体与该臭气中的氨成分形成化学中和变化,进而使该酸碱中和交换液体和该臭气最终酸碱中和交换形成有机液体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筒内所纳置的酸碱中和交换液体为一酸性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筒内所纳置的酸碱中和交换液体的PH值为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设有至少一穿孔,以供该输气管一端穿入该交换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设有至少一排气口,以供该交换筒排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的形状为L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穿入筒盖而进入交换筒的一端末的散气孔呈多列排列的方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一端的链接部为系列螺牙,以供螺锁连结至该散气头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所连结的臭气源为有机发酵槽、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槽、化粪槽、农牧畜排泄物储存所、冷冻工厂的氨气冷媒管槽、肥料储存槽的其中至少一者或至少任二者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头为中空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头的形状为蕈伞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筒内的酸碱中和交换液体与该散气头经该散气孔向上导引的臭气化学中和变化所产生的有机液态肥料为含氮的液态氮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筒内的酸碱中和交换液体与该散气头导引的臭气化学中和变化所产生的有机液态肥料的PH值为3.23~5.37。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筒内的中和交换液与该散气头导引的臭气化学酸碱中和变化所产生的有机液态肥料为含有水溶性磷酐、全氮、全磷酐、硝酸态氮、铵态氮及柠檬酸铵溶性磷酐,且电导度值为22.9ds/m的有机液态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本泉,未经廖本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5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伐竹种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零件锥面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