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滚轮剥线设备的多芯线剥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8756.5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周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45 | 分类号: | G02B6/245;H02G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吴玉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滚轮 设备 多芯线剥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滚轮剥线设备的多芯线剥线方法,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该用于多芯线生产线的剥线设备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架的上方一端转动连接的收线筒,与支撑架的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预紧组件,与预紧组件固定连接的输送组件,与输送组件靠近收线筒的一端插接配合切断组件,以及与输送组件远离收线滚筒的一端插接配合的剥线组件,其中切断组件和剥线组件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在剥线组件将多芯线的端部外皮剥除后,通过预紧组件驱动输送组件对内芯线施加预紧力能够解决滚轮组无法与内芯线抵接,导致滚轮组无法对内芯线施加拉力将内芯线的芯皮剥除的问题,而且通过预紧组件还能够使输送组件适应不同直径的多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基于滚轮剥线设备的多芯线剥线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滚轮剥线组件仅能对单芯线剥线的原因在于滚轮组与基座固定连接,导致滚轮组之间的间隙相同,仅能对直径固定的单芯线进行运输的问题,而多芯线的外皮剥除后,因为多芯线的内芯线直径小于外皮直径,所以间隙固定的滚轮组无法与内芯线抵接,导致滚轮组无法对内芯线施加拉力将内芯线的芯皮剥除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基于滚轮剥线设备的多芯线剥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基于滚轮剥线设备的多芯线剥线方法包括:滚轮剥线设备,该滚轮剥线设备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架的上方一端转动连接的收线筒,与支撑架的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预紧组件,与预紧组件固定连接的输送组件,与输送组件靠近收线筒的一端插接配合切断组件,以及与输送组件远离收线滚筒的一端插接配合的剥线组件,其中切断组件和剥线组件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多芯线的一端与收线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切断组件、输送组件和剥线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将多芯线从收线筒向剥线组件方向输送。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与预紧组件固定连接的上滚轮组,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下滚轮组,以及套接在下滚轮组外侧的输送带,所述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之间存在与多芯线相配合的预留空间,所述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的滚轮与多芯线抵接配合。
所述预紧组件驱动上滚轮组向下滚轮组方向做直线运动,使输送组件对多芯线施加预紧力。
多芯线剥线方法包括:S1. 将多芯线远离收线筒的一端依次穿过切断组件、输送组件和剥线组件,使输送组件将多芯线从收线筒向剥线组件方向输送,然后剥线组件将多芯线远离收线筒的一端的外皮切出豁口,输送组件将切出豁口的外皮拉断并将多芯线远离收线筒一端的外皮向远离收线筒方向运输,将多芯线的主体留在输送组件内。
S2. 剥除外皮后内芯线暴露在输送组件的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之间,此时剥除外皮后内芯线的直径小于多芯线外皮的直径,导致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之间的间隙大于内芯线的直径,此时预紧组件驱动上滚轮组向下滚轮组方向做直线运动,使输送组件的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对多芯线方向施加预紧力。
S3. 剥线组件将内芯线远离收线筒的一端的芯皮切出豁口,输送组件将切出豁口的芯皮拉断并将内芯线末端的芯皮运输至滚轮剥线设备外,至此完成多芯线远离收线筒的一端的剥线工作。
S4. 切断组件将多芯线切断后,使输送组件将多芯线靠近收线筒的一端向剥线组件方向输送,然后剥线组件将多芯线靠近收线筒的一端的外皮切出豁口,输送组件将切出豁口的外皮拉断并将多芯线靠近收线筒一端的外皮向靠近收线筒方向运输,此时内芯线暴露在运输组件的下方,预紧组件驱动运输组件将剥离的外皮挤压形变,使运输组件的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都与内芯线抵接。
S5. 剥线组件将内芯线靠近收线筒的一端的芯皮切出豁口后,输送组件将切出豁口的芯皮拉断并将多芯线靠近收线筒一端的芯皮向靠近收线筒方向运输。
S6. 剥皮组件和输送组件将多芯线两端的外皮和芯皮切除后,输送组件将输送组件内的多芯线、外皮和内皮向远离收线筒的方向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气筒智能排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人防门智能制造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