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舱温报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680.6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程涛;苏东红;杨阳;周团结;童庆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F02B77/08;F02B77/00;F01P5/04;F01P7/02;F01P11/00;G0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舱 报警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温报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盖板、显示屏以及报警器,所述发动机盖板包括一个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两个侧面之间均贯穿连通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架,每组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三个,每组三个所述支架相靠近的一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轴套,两个所述轴套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之间贯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风叶。本发明可以在驾驶舱内实时显示发动机舱的温度值,方便驾驶员掌握发动机舱的温度,从而在温度过高时可以快速做出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舱温报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舱里一般包括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电瓶、发动机排气系统、节气门、水箱补液罐、继电器盒、制动助力泵、油门拉线、车窗玻璃清洗液储液罐、制动液储液罐、保险丝等等。
汽车在使用时,发动机部位温度很高,如果发生故障造成发动机温度急剧升高,会引燃易燃物品,最后车毁人亡,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实时监测发动机舱温度,提前采取措施减灾是十分必要的。
公告号为CN202748141U的中国专利揭示了汽车发动机舱温度报警器,该报警器可连续实时监测客车发动机舱温度,并以数码显示最高的温度值在控制仪表台,使驾驶员可以迅速准确判断发动机工作状态,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火灾发生,使得客车运行更安全;该报警器存在的不足为,在温度较高时没有对应的降温措施对发动机进行降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舱温报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在驾驶舱内实时显示发动机舱的温度;
(2)如何在发动机舱温度较高时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舱温报警装置,包括发动机盖板、显示屏以及报警器,所述发动机盖板包括一个底板以及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面的两侧,所述侧板的两个侧面之间均贯穿连通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架,每组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三个,每组三个所述支架相靠近的一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轴套,两个所述轴套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之间贯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风叶,所述支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转杆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两个所述侧板相靠近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杆,所述滑杆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套,所述滑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滑套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侧面与电动推杆输出端之间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底板顶面与底面之间开设有两组第一通孔;
两个所述侧板相靠近的侧面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器与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处理器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两个侧面之间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通孔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圆环形吸音板。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设置在驾驶舱中,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发动机舱温显示板块。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皮带,主动轮固定安装在电机轴的外表面,从动轮固定安装在转杆的外表面,传动皮带传动连接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外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