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58098.X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洪;陈超;苟启文;姚辉;吕建成;万成才;王贤峰;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云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1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道路交通 拥堵 程度 评价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的一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选取目标路段,划分多个标准小段,计算这些标准小段的对应路况等级指标;基于连续标准小段的路况等级指标,设定拥堵阈值,利用拥堵源头计算算法寻找拥堵源头;根据所述拥堵段的路况等级指标,计算此拥堵源头的交通阻尼系数;基于实时计算的交通阻尼系数,计算此路段在此时间段内的平均受阻值;积累一定时间历史数据后,计算路段的历史最大平均受阻值,并计算受阻指数。本发明可实时记录拥堵产生的路段内的拥堵源头导致状态不连续造成的对交通段造成的阻力大小,可直观反映道路的拥挤程度,以及拥堵随时间变化蔓延、扩散以及消失的过程,为拥堵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城市交通拥堵评价体系中,一般用拥堵指数或者拥堵系数作为交通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可直观反映道路的实际拥堵状态,但在同一级别内,对交通拥堵程度的评价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评价方法及系统,可直观反映道路的拥挤程度,以及拥堵随时间变化蔓延、扩散以及消失的过程,为拥堵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评价方法,包括:
包括以下步骤:
S01、选取目标路段,划分多个标准小段,计算或从第三方数据源获取这些标准小段的对应路况等级指标;
S02、基于连续标准小段的路况等级指标,设定拥堵阈值,利用拥堵源头计算算法寻找拥堵源头;
S03、根据所述拥堵段的路况等级指标,计算此拥堵源头的交通阻尼系数;
S04、基于实时计算的交通阻尼系数,计算此路段在此时间段内的平均受阻值;
S05、积累一定时间历史数据后,计算路段的历史最大平均受阻值,并计算受阻指数。
进一步的,所述拥堵源头计算算法包括:
对所有拥堵小段按照路段的车辆行驶方向进行排序,得到多组由多小段组成的拥堵连续段,并标记每组连续小段的最后一个小段为拥堵源头段,拥堵源头段的尾端为拥堵源头点,此点的详细地理坐标即为拥堵源头的地理坐标。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阻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对象:拥堵源头;
计算:实时,每秒;
link-路段即路口到路口之间;
source-拥堵源头;
dot-50米的标准小段;
next-dot:拥堵源头段的下一个小段,按行驶方向;
Ωdot-拥堵源头的连续拥堵小段的dot集合;
tend,tstart-拥堵源头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每秒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平均受阻值的计算步骤如下:
统计目标路段在此时间段的内所有拥堵源头产生的交通阻尼系数之和,时间段长度,路段长度;
平均受阻值=路段受阻值/(最大拥堵长度*最长拥堵时间),也即为目标路段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平均受阻值;
平均受阻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对象:路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云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云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