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锚索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3024.7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栋;王国阳;王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破碎 预应力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锚索结构连接于锚索孔上,其包括填充于锚索孔上的填充层、固定连接于锚索孔外的锚墩以及锚固于填充层与锚墩之间的若干绞索,填充层与锚索孔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护壁件,所述护壁件包括与锚索孔同轴的跟套管以及中空的护壁层,护壁层和跟套管沿锚索孔的轴向依次设置。本申请具有稳定性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石边坡加固技术的领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目前破碎岩体是在高山峡谷区域的工程建设中经常遭遇的一种地质条件,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散,裂隙发育,岩体呈碎裂块状,造孔时孔壁容易坍塌、掉块,发生卡钻;②硬,较一般风化碎裂地层,岩石硬度要大,钻具磨损大,不能成孔;③漏,边坡卸荷程度深,裂缝发育较宽,且连通性好,造孔漏风、注浆漏失情况严重;④夹,断层破碎带发育,地层软硬相间表现明显。
在水利工程中,需根据地形条件进行水利枢纽建筑物的布置,而受高山峡谷地形的限制,很多水工建筑物都需要进行放坡开挖,常形成百米以上的高边坡,这就需要施工锚索来提高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常规锚索结构用于破碎岩体将出现锚索结构稳定性不佳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传统锚索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破碎岩体区域的锚索结构连接的稳定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索锚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破碎岩体的预应力索锚结构,连接于锚索孔上,包括填充于锚索孔上的填充层、固定连接于锚索孔外的锚墩以及锚固于填充层与锚墩之间的若干绞索,填充层与锚索孔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护壁件,所述护壁件包括与锚索孔同轴的跟套管以及中空的护壁层,护壁层和跟套管沿锚索孔的轴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壁件的套管和护壁均能够起到强化锚索孔孔壁稳定性的作用,从而提高锚索结构的稳定性能。填充层填充锚索孔,绞索一端锚固于填充层上,另一端锚固于锚墩上,通过绞索,令锚墩和填充层产生相向的力,从而稳固边坡。填充层为第二浆液填充于跟套管内以及填充于护壁层内硬化形成。
可选的,所述绞索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护套端部与钢绞线之间间隙的隔绝层,隔绝层上设置有止浆塞,止浆塞沿锚索孔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将填充层分隔为孔底锚固段、张拉段以及孔口锚固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索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与填充层的孔底锚固段以及孔口锚固段锚固,绞索对应孔底锚固段以及孔口锚固段部分均需去除护套和油脂露出内部钢绞线,由钢绞线与孔底锚固段以及孔口锚固段锚固,提高绞索与填充层的连接性能。隔绝层能在灌注填充层时减少进入到绞索的护套和钢绞线之间,保障绞索的张拉。
可选的,所述锚索孔上沿锚索孔长度方向还间隔设置有若干同轴的对中板,对中板和跟套管或是和护壁层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绞索穿设于对中板上;所述锚索孔上设置有用于向孔底锚固段注浆的第一注浆管和用于向张拉段注浆的第二注浆管,所述锚索孔上还设置有第一透气管和第二透气管,所述第一透气管伸入至孔底锚固段内,相对的另一端位于孔口锚固段上;第二透气管伸入至张拉段内,相对的另一端位于空口锚固段上,所述第一透气管、第二透气管、第一注浆管以及第二注浆管均穿设于对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