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2274.9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邵鹏辉;彭诚意;罗旭彪;罗贤新;丁严严;杨利明;石慧;周小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废水 高速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稀土矿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稀土矿废水处理方法成本较高,反应速率较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耦合内源性反硝化、部分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工艺上实现以内源性反硝化为第一工段、部分硝化为第二工段和厌氧氨氧化为第三工段为流程的反应器以实现酸性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由于本发明采取的是部分硝化,大大的节约了污水处理时间。在实际工艺中,由于采取的均是短程工艺以及几乎不耗能的厌氧氨氧化工艺,所以物料成本也是大大的减少。本发明的方法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99%。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处理稀土矿废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矿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被开发得十分巨大,由于采矿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一个较为严重的便是酸性矿山排水,由于采矿技术本身的问题再加上环境风化问题,导致矿山排水的理化性质极为恶劣,对环境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由于其较低的pH(一般都小于3)、较高的氮浓度、极低的C/N比导致所流经的区域几乎没有生命活动,长期以往不仅仅影响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对农作物、动物的伤害不可估量。而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也被浪费,某些矿山排水中还含有具有战略价值的金属,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目前很多矿山尾水处理站至今还采用传统的加碱沉淀、硝化反硝化工艺。废水进入处理站后第一步通过投加Ca(OH)2以沉淀SO42-、金属离子并且将pH调节至8;经加碱调节后的水经过粗格栅、细格栅后进入硝化池,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将NH4+(氨氮)氧化成NO3-(硝氮);待所有的NH4+(氨态氮)被氧化成NO3-(硝酸盐氮)后,废水进入下一段工序(反硝化工序),通过投加有机碳源使得反硝化菌利用这些有机碳源从事反硝化脱氮工作。其在回收资源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需要付出极大的资源来进行脱氮处理。现有的技术存在成本巨大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成本巨大的原因主要分为:投加碳源的经济成本、速率较慢的时间成本而导致的占地面积大。对于脱氮这一事项来说,传统的污水处理站采用的是全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在全程反应脱氮的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的无机碳源(常见的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有机碳源(常见的为甲醇),仅仅考虑这一成本就是十分巨大的。再深层次的剖析一下全程硝化反硝化,其反应速率是比较慢的,那就意味着处理同等规模的废水,其需要的建设用地面积将十分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稀土矿废水处理方法成本较高,反应速率较慢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是由箱体2、进水管3、隔板4、第一排泥管8、挡泥板10、第二排泥管11、集泥斗12、三相分离器13、三角堰14、第一排气管15、固定板16、折流板17、第二排气管18、溶解氧传感器19、下固定杆20、上固定杆21、细格栅22、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