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2274.9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邵鹏辉;彭诚意;罗旭彪;罗贤新;丁严严;杨利明;石慧;周小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废水 高速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稀土矿废水的高速脱氮装置是由箱体(2)、进水管(3)、隔板(4)、第一排泥管(8)、挡泥板(10)、第二排泥管(11)、集泥斗(12)、三相分离器(13)、三角堰(14)、第一排气管(15)、固定板(16)、折流板(17)、第二排气管(18)、溶解氧传感器(19)、下固定杆(20)、上固定杆(21)、细格栅(22)、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组成;
所述的箱体(2)的一个侧壁的下部设置进水管(3),进水管(3)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所述的箱体(2)的内部底面上沿着较长边的方向均匀固定4个隔板(4),4个隔板(4)均为竖直设置,4个隔板(4)等高,4个隔板(4)的两侧均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且隔板(4)的上表面与箱体(2)的内部顶壁留有空隙,隔板(4)与进水管(3)所在的箱体(2)侧壁平行;箱体(2)的内部被4个隔板(4)分为5个反应区,按顺序依次为第一反应区(1)、第二反应区(5)、第三反应区(6)、第四反应区(7)和第五反应区(9),进水管(3)设置在第一反应区(1)中;第一反应区(1)、第二反应区(5)、第三反应区(6)和第四反应区(7)的底部均比第五反应区(9)的底部浅;在第二反应区(5)、第三反应区(6)和第四反应区(7)的上壁各设置一个折流板(17),折流板(17)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面留有空隙;在5个反应区的高度中点处各设置一个取样口(2-1),取样口(2-1)上设置阀门;在第二反应区(5)、第三反应区(6)和第四反应区(7)内,取样口(2-1)位于折流板(17)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在每个反应区的外壁顶部各设置一个第二排气管(18),第二排气管(18)的进气口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第二排气管(18)的出气口浸没在水中;在第二反应区(5)、第三反应区(6)和第四反应区(7)内,第二排气管(18)位于折流板(17)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在第二反应区(5)和第三反应区(6)的顶部各设置一个溶解氧传感器(19),溶解氧传感器(19)的探头进入到箱体(2)的内部,溶解氧传感器(19)位于折流板(17)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
在第五反应区(9)的内部顶部设置固定板(16),固定板(16)与隔板(4)平行,固定板(16)的两侧均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且固定板(16)的下表面与箱体(2)的底面留有空隙;在第五反应区(9)的内,取样口(2-1)位于固定板(16)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在第五反应区(9)的一个侧壁下部设置第二排泥管(11),第二排泥管(11)所在的侧壁与固定板(16)平行;在第二排泥管(11)所在的侧壁与固定板(16)之间水平设置下固定杆(20)和上固定杆(21),下固定杆(20)位于上固定杆(21)的正下方,下固定杆(20)和上固定杆(21)平行设置,下固定杆(20)与固定板(16)垂直;下固定杆(20)和上固定杆(21)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第二排泥管(11)所在的侧壁上与固定板(16)上;在下固定杆(20)和上固定杆(21)之间固定多个挡泥板(10),挡泥板(10)为平板,所有的挡泥板(10)均平行设置,挡泥板(10)的上下两个侧壁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杆(21)和上固定杆(21);挡泥板(10)最上方的边与上固定杆(21)垂直,挡泥板(10)与上固定杆(21)的夹角为锐角;挡泥板(10)的两个侧边与箱体(2)的侧壁留有空隙;在上固定杆(21)的上方设置第一集泥斗(12),第一集泥斗(12)的竖直截面为V形,集泥斗(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2)的两个侧壁上,集泥斗(12)的底部水平设置第一排泥管(8),第一排泥管(8)与集泥斗(12)的内部底端连通,第一排泥管(8)的另一端设置在箱体(2)的外部;在集泥斗(12)的正上方设置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等高且对称设置,第一集泥板(23)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16)上,第二集泥板(24)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排泥管(11)所在的侧壁上,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均为从上至下逐渐向对方靠近,第一集泥板(23)的下端和第二集泥板(24)的下端之间留有间隙,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的两个侧边均固定在箱体(2)的侧壁上;在第一集泥板(23)和第二集泥板(24)的正上方设置三相分离器(13),三相分离器(13)的截面为倒V形,三相分离器(13)的两端均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三相分离器(13)的顶部设置第一排气管(15),第一排气管(15)的底端与三相分离器(13)的内部连通,第一排气管(15)的顶部设置在箱体(2)的外部,三相分离器(13)的内部水平固定一个细格栅(22);第二排泥管(11)所在的侧壁上部设置三角堰(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2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