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2169.5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安;周爱斌;别宜春;高一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伏尔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27;B60G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明 |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减震 缓冲 | ||
本发明涉及缓冲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法兰,缸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的中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法兰中间的通孔伸入缸体内,活塞杆另一端露于缸体,缸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氮气腔、第二氮气腔和第三氮气腔,缸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本发明中,此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采用缓冲油缸替代原车辆用于减震的蓄能器,同时使所充氮气压力处于可调状态,不仅适应各种不同载重量的车辆减震,还更好的使车辆左右油缸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使车辆左右货台面保持水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
背景技术
精密仪器运输半挂车下游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从而带来精密仪器运输半挂车市场需求的膨胀,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精密仪器公路运输常采用气垫车(即空气悬挂车)或液压悬挂车进行运输,气垫车利用空气可被压缩、高度阀调节高度的特点起到减震效果,但其载重量较小;而液压悬挂的减震常通过各升降油缸之间的串油以及传统的蓄能器吸收冲击的方式,此类方式对于车辆减震有效果,但针对同一车辆不同载重量很难全部适应,会影响车辆的减震效果,且无法达到车辆左右侧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法兰,缸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的中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法兰中间的通孔伸入缸体内,活塞杆另一端露于缸体,缸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氮气腔、第二氮气腔和第三氮气腔,缸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
优选的,打泄压时,所述第一氮气腔、第二氮气腔和第三氮气腔之间均相通。
优选的,常规车辆行驶时,所述第三氮气腔与第一氮气腔和第二氮气腔断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氮气腔内滑动设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将第一氮气腔的一侧分隔形成有打压腔。
优选的,所述第二氮气腔内滑动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置于缸体内的活塞杆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二活塞将第二氮气腔的一侧分隔形成有第一平衡腔,且第一平衡腔的一侧与车辆左侧升降油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氮气腔内滑动设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与置于缸体内的活塞杆的中部连接固定,第三活塞将第三氮气腔的一侧分隔形成有第二平衡腔,且第二平衡腔的一侧与车辆右侧的升降油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此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采用缓冲油缸替代原车辆用于减震的蓄能器,同时使所充氮气压力处于可调状态,不仅适应各种不同载重量的车辆减震,还更好的使车辆左右油缸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使车辆左右货台面保持水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使用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辆减震用缓冲油缸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01第一法兰、202第二法兰、301第一活塞、302 第二活塞、303第三活塞、4活塞杆、5打压腔、6第一氮气腔、7第二氮气腔、8第一平衡腔、9第三氮气腔、10第二平衡腔、111第一隔板、112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伏尔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伏尔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离网太阳能付费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