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1887.0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葛云;陈飞;郑一江;马文霄;戚祝晖;张贺;董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30 | 分类号: | A01D46/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花 采摘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该方法将红花采收机械进行采摘作业时的定位分为三部分:当红花采收机械进行采摘时,基于红花植株独特的生长特性,通过一种夹持板装置,将红花植株由三维空间分布转变为近似二维平面分布,将空间错落分布的红花果球聚拢为单一平面分布;当红花果球为单一平面分布时,部分红花果球存在重叠,通过一种夹持板装置上的分离机构调整红花果球间距;当红花果球在二维平面上无遮挡且保持一定的距离,结合一种识别技术获得红花果球位置坐标,一种采摘装置快速进行采摘作业,采摘完成后释放红花植株。本发明可为红花采收机械提供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有效提高红花的采摘定位效率,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和采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采摘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红花采摘方式有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机械采摘方式主要包括气力式、切割式、气吸-切割组合式、对辊式、梳齿式,但这些采摘技术的实现均是由人手持采摘器识别定位果球,采摘效率很低,不能充分体现机械自动化采收优势;因此,红花机械自动化采收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快速识别定位红花果球。本发明根据红花植株独特的生长特性,提出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为红花采收机械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最终提高红花采收机械自动化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精确度的红花采摘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调整红花植株姿态,简化果球位置信息的复杂程度,实现对红花果球的快速定位和采摘。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一:当红花采收机械进行采摘作业时,通过一种夹持板装置,将红花植株由三维空间分布转变为近似二维平面分布,将空间错落分布的红花果球聚拢为单一平面分布;
步骤二:当红花果球为单一平面分布时,部分红花果球存在重叠,通过一种安装在夹持板装置上的分离机构调整红花果球间距;
步骤三:当红花果球在二维平面上无遮挡且保持一定的距离,结合一种识别技术获得红花果球位置坐标,一种采摘装置进行快速采摘作业,采摘完成后释放红花植株。
步骤一中,通过控制一种夹持板装置到红花植株中心的距离,并调整一种夹持板装置的高度,对三维立体空间分布的红花植株进行姿态调整,调整至合适位置,使红花植株姿态变为近似二维平面分布,红花果球由空间错落分布转变为单一平面分布分布。
步骤二中,空间错落分布的红花果球聚拢后,存在部分重叠的红花果球用一种夹持板装置上的分离机构,调整红花果球间距至合适位置,便可快速准确的获得红花果球的位置,缩短红花果球识别定位时间。
步骤三中,结合一种识别技术获得红花果球位置坐标,通过一种采摘装置沿二维平面逐个对红花果球进行采摘作业,采摘作业完成后,控制一种夹持板装置远离红花植株,红花植株恢复原始三维姿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提出了红花采收机械采摘的快速定位方法,基于红花植株独特的生长特性,根据红花植株二维空间分布规律,对红花植株姿态进行有序调整,大大减少了定位过程的复杂程度,发明了一种可以对红花果球快速定位的定位方法;
(2)本发明创造性的将空间错落分布的红花果球定位效率难题,由如何识别红花果球的空间位置,转移到如何有序调整红花植株姿态上,大大降低了识别技术实施难度,提高了红花采收机械的定位速度和采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红花采摘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红花植株原图。
图3为本发明红花植株三维姿态调整图。
图4为本发明红花植株姿态调整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红花植株夹持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