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8219.2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韩宝俊;邢军;周卓先;夏子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 |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电极 缺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2),所述机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系统(3),所述机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检测台(1)的内部,所述转动轴(5)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6),所述检测台(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两个所述移动块(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通过滑槽(7)延伸至检测台(1)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9),两个所述夹持板(9)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0),两个所述凹槽(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拾音器(11),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13),所述支架(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消音外壳(14),所述消音外壳(14)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15),所述气泵(13)的输出端与进气管(1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6),所述消音外壳(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17),所述密封活塞(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8),所述活塞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锤头(19),所述锤头(19)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消音外壳(14)的外侧,所述密封活塞(17)的底部与消音外壳(14)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活塞杆(18)外侧的复位弹簧(20),所述消音外壳(14)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泄压阀(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有单片机控制模块(31)与信号调理电路(32),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31)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4)、气泵(13)和电磁泄压阀(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32)的输入端与拾音器(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3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3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34)、显示模块(35)与传输模块(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22),所述定位槽(22)位于锤头(19)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3),两个所述导向杆(23)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杆(8)并与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凹槽(10)的开口处均呈弧形状,两个所述夹持板(9)相对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5)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缺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步骤一、首先,根据被测石墨电极的直径、长度设定工作参数,包括敲击力度和敲击时间,控制伺服电机(4)与气泵(13)工作的时间;
步骤二、把石墨电极放置在检测台(1)的顶部,通过控制系统(3)控制伺服电机(4)工作,伺服电机(4)工作时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转动使移动块(6)相互靠近,移动块(6)移动通过连接杆(8)使夹持板(9)相互靠近,通过两个夹持板(9)石墨电极进行夹紧固定;
步骤三、通过控制系统(3)控制气泵(13)通过连通管(16)再经进气管(15)想消音外壳(14)内充气,气压使密封活塞(17)沿着消音外壳(14)的内壁向下滑动,通过活塞杆(18)使锤头(19)下降,锤头(19)对石墨电极进行锤击;
步骤四、拾音器(11)检测锤击石墨电极反射回的声波信号,并将声波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3)进行声波数据的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分别通过存储模块(34)、显示模块(35)与传输模块(36)进行储存、显示与数据传输,完成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2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