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低压线束产品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7702.9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N3/08;G01R31/54;G01R31/58;G01R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130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低压 产品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低压线束产品设计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电气系统功能需求输入,确定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配置;生成电气原理图;考虑电磁兼容要求输入确定线束三维布置方案;继而生成线束二维图纸;进行小批量线束生产,并电气检测;将小批量线束在生产试装车上试装;对生产试装车进行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进行小批量线束生产试装评价;进行线束产品认可实验。本发明提出的综合电磁兼容的低压线束产品设计方法有效规避了在整车电磁兼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还缩短了低压线束产品设计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低压线束产品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各种电器和用电设备的重要部件,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许多新的电子设备的增加以及对原来机械设备的电子化发展,使汽车在舒适性、经济性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对于汽车线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增加更多线路的要求下汽车线束设计越来越复杂。摆在现实中的问题是线束越来越庞大,在有限的空间中布置所有线束的难度加大,由于线路增加,对于线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随着汽车配置的不断升高以及低配车型的装备下移使得具有高功率以及安全相关的电子设备逐渐增多,电磁环境更为复杂。
由于用户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提高也使得车内电器设备不断增多,使得现阶段汽车的电气系统设计面对更多来自电磁兼容设计的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低压线束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101,根据电气系统功能需求输入,确定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配置;
S102,根据所述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配置生成电气原理图;
S103,根据布置环境数据输入和电磁兼容要求输入,确定线束三维布置方案;
S104,根据所述电气原理图和所述线束三维布置方案,生成线束二维图纸;
S105,根据所述线束二维图纸,进行小批量线束生产,并对生产出的小批量线束进行小批量线束电气检测,获得小批量线束电气检测结果;
S106,根据所述小批量线束电气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小批量线束的电气性能是否满足线束功能需求,如不满足所述线束功能需求,则执行步骤S107,如满足所述线束功能需求,则执行步骤S108;
S107,根据所述小批量线束电气检测结果检查线束问题,根据所述线束问题重新生成线束二维图纸,并且重复步骤S105-S106,直至所述小批量线束的电气性能满足所述线束功能需求;
S108,将所述小批量线束在生产试装车上试装;
S109,对所述生产试装车进行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获得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
S110,根据所述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生产试装车的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是否通过,如所述生产试装车的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不通过,则执行步骤S111,如所述生产试装车的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通过,则执行步骤S112;
S111,根据所述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重新生成线束二维图纸,并且重复步骤S105-S110,直至所述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通过;
S112,根据所述整车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进行小批量线束生产试装评价,获得小批量线束生产试装评价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7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