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绑扎结构和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46631.0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8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堃;凌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徐进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绑扎 结构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绑扎结构和机器人。其中,该线缆绑扎结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过线套。所述转动组件设置有过孔;所述过线套包括套筒部和绑线柱,所述套筒部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绑线柱设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套筒部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以使线缆与所述绑线柱固定连接。本发明线缆绑扎结构避免线缆被折弯或扭转,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绑扎结构和应用该线缆绑扎结构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包括多个机械臂和连接多个机械臂的线缆。常见地,机械臂的过线方案一般采用过线套固定的方式,即是,线缆穿过过线套后,将过线套固定在机械臂或其他零件上。在机械臂的运动中,线缆承受交变应力,易导致过线套与线缆之间产生机械摩擦,导致线缆被折弯或扭转,长期地折弯或扭转易导致金属疲劳,进而导致线缆内部的金属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线缆绑扎结构,旨在提高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线缆绑扎结构用于定位线缆。所述线缆绑扎结构包括: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有过孔;和
过线套,所述过线套包括套筒部和绑线柱,所述套筒部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绑线柱设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套筒部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以使线缆与所述绑线柱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邻近所述绑线柱一端的周侧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绑线柱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绑线柱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套筒部的轴向延伸方向呈平行设置;
或,所述绑线柱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套筒部的轴向延伸方向呈交错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绑线柱呈中空设置;
或,所述绑线柱为实心柱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被动件传动连接,所述主动件与所述被动件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过孔;
所述套筒部穿设于所述过孔,并与所述主动件和/或所述被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绑线柱设于所述套筒部的任意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件远离所述被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环绕所述过孔设置;
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主动连接件和第一轴承,所述主动连接件设于所述主动件远离所述被动件一端,所述主动连接件对应所述过孔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主动连接件抵接,所述套筒部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主动件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限位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被动件远离所述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环绕所述过孔设置;
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被动连接件和第二轴承,所述被动连接件设于所述被动件远离所述主动件一端,所述被动连接件对应所述过孔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被动连接件抵接,所述套筒部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被动件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限位配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器人,包括两个机械臂和所述线缆绑扎结构,两个所述机械臂之间通过所述线缆绑扎结构的转动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