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废气循环发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629.3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庄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红梅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3G5/44;F23J15/02;F03D9/34;F03D9/25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368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分类 处理 焚烧 废气 循环 发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废气循环发电设备,包括废气排放烟道,所述废气排放烟道的管道上安装有废气循环利用设备,所述废气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外管、维修舱盖、凝尘器、风驱组件、变速箱和发电机,所述凝尘器包括撑板,所述撑板为圆形方孔状板体结构,所述撑板的方孔中均匀设置有凝尘管,且凝尘管贯穿撑板的左右侧壁,所述凝尘管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汇流管,能够对废气中的焚尘进行拦截,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时的粉尘含量,从而减轻对外界空气的污染,同时,降低废气排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废气对周边气温的影响,能够对废气排放时的风力进行转换,并配合变速箱和发电机进行发电,提高了废气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废气循环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其中,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焚尘以及一些有害气体。因此,在垃圾焚烧发电作业中,通常会设置二燃室,对初次焚烧垃圾所产生的可燃气进行二次焚烧,垃圾分解出的可燃气体在二燃室中1000℃左右的烟道中进行二次高温焚烧后,其有毒有害气体会得到充分分解燃烧,从而降低了废气有害气体的含量,最后通过废气排放烟道排出。
二燃室的设置,虽然能够降低废气中焚尘和有害气体的含量,但是,其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废气中仍然会存在较多的焚尘,废气中的焚尘由废气排放烟道排出后,使得周边空气灰尘含量较多,导致其空气质量变差;
二、直接将处理后的废气排出,不能有效地利用废气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三、废气温度一般较高,排放到大气后,导致周边气温升高。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废气循环发电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废气循环发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废气中仍然会存在较多的焚尘,废气中的焚尘由废气排放烟道排出后,使得周边空气灰尘含量较多,导致其空气质量变差;直接将处理后的废气排出,不能有效地利用废气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废气温度一般较高,排放到大气后,导致周边气温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废气循环发电设备,包括废气排放烟道,所述废气排放烟道的管道上安装有废气循环利用设备,所述废气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外管、维修舱盖、凝尘器、风驱组件、变速箱和发电机。
所述凝尘器包括撑板,所述撑板为圆形方孔状板体结构,所述撑板的方孔中均匀设置有凝尘管,且凝尘管贯穿撑板的左右侧壁,所述凝尘管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汇流管。
所述风驱组件包括风叶架,所述风叶架的中部安装有风轮,所述风轮的底部安装有增压板,所述增压板包括增压板板体,所述增压板板体的底壁为尖端朝下的圆锥体,所述增压板板体的板体均匀开设有增压口。
优选的,所述外管包括外管管体,所述外管管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管道,所述外管管体的上部管腔中部设置有机电室,所述机电室贯穿外管管体的右侧管壁,所述机电室为右侧开口的腔室结构,所述维修舱盖盖设在机电室的开口处,并对机电室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外管管体的上下两端为法兰结构,所述外管管体与机电室的外壁密封焊,所述机电室的内腔均匀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机电室的左部内腔的底壁开设有转孔,转孔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与外管管体呈同轴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凝尘器位于外管管体的底部内腔中,所述撑板与外管管体呈同轴心设置,且撑板的圆周侧壁焊接在外管管体的管腔腔壁上,所述撑板的方孔处于撑板的中部,所述凝尘管贯穿外管管体的管壁,所述凝尘管的管体与外管管体的管壁密封焊接,所述汇流管与凝尘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红梅,未经庄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