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动重建的人体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6555.3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纪刚;杜靖;安帅;杨丰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合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3/40;G06T3/40;G06Q30/06;G06K9/4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动 重建 人体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人体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运动重建的人体测量方法;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利用手机摄像头采集人体四周图像;步骤二,将采集人体四周图像利用运动重建方法计算场景三维模型;步骤三,剔除场景三维模型中的背景与地面从而提取人体三维模型;步骤四,将人体三维模型缩放到真实比例;步骤五,在人体模型上选择需要测量的部位进行测量;本发明所述方法不需专业的图像信息采集设备,对信息采集人员无特定技能要求,提取人体三维模型能够调整到人体真实比例,提高服装个性化设计的人体契合度和舒适度;该方法在服装个性化设计、电子商务、虚拟试衣以及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体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运动重建算法、一致性算法等对采集人体信息进行处理计算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运动重建的人体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测量是服装个性化设计、电子商务、虚拟试衣以及医学等行业生产的基本技术依据。传统的人体测量利用半圆仪、卡尺、皮尺等传统手工人体测量方法难以满足快速、准确、大批量的现实人体三维测量需求,并且传统方法会由于测量专家的不同会将人为误差引进测量结果。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以计算机视觉算法为基础的三维人体测量系统具有测量时间短、数据精确度高且全面等特点,可以短时间内获取人体稠密的点云数据,然后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需要的尺寸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99244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面向个性化虚拟试衣的真实人体三维建模方法。该算法以视频作为输入数据,经过特征匹配、关键帧选取、三维点云生成、模板映射、纹理映射等几个步骤,得到人体表面三维模型;采用运动恢复结构的技术大大简化了重建过程,减轻了数据采集者和被采集者的负担,降低了对仪器和设备的要求,同时能获得较为精确的重建结果;利用模板映射能获得完整的人体表面模型,使算法对于人体纹理信息缺失和自身遮挡更加鲁棒。公开号为CN11071798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背包式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建筑物立面三维重建方法,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筑物点云数据获取;S2.建筑物立面点云数据自动提取;S3.单体建筑物自动分割;S4.建筑物立面几何位置边界获取;S5.建筑物立面三维重建。本发明采用基于体元投影密度的点云滤波算法在保留较为完整的建筑物目标的同时有效滤除地面和植被等非建筑物目标,然后利用图像全局搜索和剖面分析的方法实现单体建筑物的自动分割;针对单体建筑物点云利用RANSAC算法进行立面自动分割和冗余立面剔除获取建筑物立面几何位置边界;利用二维边界线约束原始点云数据并结合RANSAC算法进行立面三维边界直线拟合以获取建筑物立面几何框架模型。
现有利用三维重建方法对人体进行测量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足:(1)现有方法图像信息采集设备昂贵、维护成本高;(2)三维重建方法对人体进行测量的过程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复杂,对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针对现有的人体测量方法存在图像信息采集设备昂贵、操作流程复杂的缺陷,寻求设计一种基于运动重建的人体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运动重建的人体测量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手机摄像头采集人体四周图像;
步骤二,将采集人体四周图像利用运动重建方法计算场景三维模型;
步骤三,剔除场景三维模型中的背景与地面从而提取人体三维模型;
步骤四,将人体三维模型缩放到真实比例;
步骤五,在人体模型上选择需要测量的部位进行测量。
所述步骤一具体为:利用手机摄像头环绕人体拍摄,拍摄时图像覆盖人体所有部位。
所述步骤一采集人体四周图像时为增加人体特征点并凸显人体轮廓,人体模特选择身穿纹理丰富的迷彩紧身衣,利用迷彩图形增加人体特征点数量,紧身衣凸显人体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合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合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