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性高的刀库旋转分度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6554.9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孙树礼;吴央芳;张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旋转 分度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刀库旋转分度机构,包括基体,基体的底部设有一对滑轨,一对滑轨之间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旋转分度盘,所述旋转分度盘的底部固定有刀库盘,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驱动旋转分度盘旋转的分度转位机构,分度转位机构包括经转动轴设置在移动座底部的拨盘,所述旋转分度盘上设有等距设置的n个轮槽,其中n8;所述拨盘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且与轮槽啮合的圆销,在所述的轮槽的外端部设置过渡圆弧,使得轮槽向外延伸形成改进槽。本发明通过在轮槽的外端部设置过渡圆弧,使得轮槽向外延伸形成改进槽,有效地降低了圆销与轮槽啮合时的冲击载荷,从而降低了磨损,使得耐用度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刀库旋转分度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被更多的提出来。数控加工中心是当代制造业的主流、热门装备,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刀具储备和自动换刀功能,而这种功能主要由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来实现。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是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功能部件,国内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往往被所配装刀库所限制,导致刀库功能部件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已经严重制约了数控机床整机的运行效率及可靠性。为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可靠性,研究刀库驱动机构的转动特性和定位特性,以实现加工中心换刀过程的更快旋转速度和更低的冲击载荷就显得很有必要。
刀库旋转分度机构主要用于刀库的分度和回转,保证刀库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目前斗笠式刀库大多采用单头双导程蜗轮蜗杆机构、双导程圆柱凸轮分度机构或者槽轮机构来实现刀库的旋转分度。
其中单头双导程蜗轮蜗杆机构在使用中可随时调整蜗轮蜗杆的传动间隙,实现准确的转位分度,但此传动机构较复杂,且单头双导程蜗轮和蜗的加工较困难成本相对较;双导程圆柱凸轮分度机构承载能力强,分度转位平稳,适合应用在载荷较大的分度转位机构,但同时也存在机构较复杂,加工较困难成本相对较高的缺点,槽轮机构具有较高的转动效率,运行较为平稳,且结构简单,易制造,而现有的销槽轮机构,需要锁止弧进行定位,来做间歇运动,定位过程中圆销每一次进入轮槽啮合时还是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导致锁止弧极易磨损或发生形变,耐用度大大降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刀库旋转分度机构。本发明通过在轮槽的外端部设置过渡圆弧,使得轮槽向外延伸形成改进槽,有效地降低了圆销与轮槽啮合时的冲击载荷,从而降低了磨损,使得耐用度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刀库旋转分度机构,包括基体,基体的底部设有一对滑轨,一对滑轨之间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旋转分度盘,所述旋转分度盘的底部固定有刀库盘,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驱动旋转分度盘旋转的分度转位机构,分度转位机构包括经转动轴设置在移动座底部的拨盘,所述旋转分度盘上设有等距设置的n个轮槽,其中n8;所述拨盘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且与轮槽啮合的圆销,在所述的轮槽的外端部设置过渡圆弧,使得轮槽向外延伸形成改进槽,所述移动座上设有与转动轴传动连接的电机驱动机构,在轮槽的外端部设置过渡圆弧,使轮槽向外延伸形成改进槽方法是,得到旋转分度盘的初始槽顶半径s和改进槽顶半径s1,在改进槽顶和初始槽顶之间形成了一段过渡圆弧;其中初始槽顶半径s和改进槽顶半径s1的计算方法如下:
取旋转分度盘与拨盘的中心距为Lmm,旋转分度盘上的轮槽的个数为z;
则,槽轮运动角有:
拨盘运动角2α1有:
圆销中心轨迹半径R有:
取圆销半径为r,且r≥R/6,
原始槽顶半径s有:
槽深h有:h=[s-(L-R-r)]+(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