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标准化自行车的立体停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5926.6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维锋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B62H3/12;H02J7/35;E04H6/42;G08B3/10;G08B5/36;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标准化 自行车 立体 停放 系统 | ||
一种基于标准化自行车的立体停放系统,该立体停放系统包括一个支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停车单元,各个该停车单元分别可操作地设置于该支撑单元,各个该停车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悬挂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停放机构,该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悬挂部,相邻该悬挂部之间枢轴地连接,并且各个该悬挂部自该支撑单元的底部向顶部延伸,各个该停放机构分别设置于该悬挂部的端部,从而在该立体停放系统的高度方向,该停车单元的各个该停放机构能够相互叠合,以管理放置于该停放机构上的共享单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停放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标准化自行车的立体停放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共享单车变得越来越流行,共享单车的模式通常是服务商将单车(自行车)投放在服务区域内,用户通常使用手机扫码的方式获得对应的单车的车锁密码手动开锁,或者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使对应的单车自动地开锁,当用户使用完单车之后,将单车停放在任何不影响交通的公共位置即可,以便于让其他用户在后续使用。共享单车的模式旨在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尽管这种模式给用户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共享单车的车辆被快速地推广和投放,这导致在城市的交通核心区无法及时地疏散。其次,现在的单车都是水平放置在路面,其往往占用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盲道等区域,这不仅影响了没有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的出行,而且还将非机动车(例如电瓶车、自行车)等逼迫到机动车道上,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第三,共享单车的用户在使用完单车后,往往将共享单车随手停放,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共享单车的占地面积,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市容,因此,需要共享单车的服务商提供大量的人力对其进行整理和车辆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准化自行车的立体停放系统,其中该立体停放系统能够管理没有使用的自行车,例如共享单车或者自行车制造商的库存车等,以解决在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标准化自行车的立体停放系统,该立体停放系统包括一个支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停车单元,各个该停车单元分别可操作地设置于该支撑单元,各个该停车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悬挂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停放机构,该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悬挂部,相邻该悬挂部之间枢轴地连接,并且各个该悬挂部自该支撑单元的底部向顶部延伸,各个该停放机构分别设置于该悬挂部的端部,从而在该立体停放系统的高度方向,该停车单元的各个该停放机构能够相互叠合。
作为对本发明的该立体停放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各个该悬挂部的中部可折叠。
作为对本发明的该立体停放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两折叠元件,各个该折叠元件分别首尾枢轴地连接,并且两个该折叠元件形成一个该悬挂部,以使该悬挂部的中部可折叠。
作为对本发明的该立体停放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悬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拉扯元件,该拉扯元件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悬挂部的上端部,该拉扯元件的下端部设置于位于该悬挂部的下端部的该停放机构的中部或者自由端部。
作为对本发明的该立体停放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拉扯元件是一个柔性的拉扯元件。
作为对本发明的该立体停放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基座以及一个支撑元件,该基座包括一个安装座和一个防护座,该支撑元件延伸于该安装座的中部,该防护座延伸于该安装座的边缘,以在该安装座、该防护座和该支撑元件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各个该悬挂部自该支撑元件的底部向东部延伸,并且处于折叠状态的该悬挂部和设置于这些该悬挂部的该停放机构位于该容纳空间。
作为对本发明的该立体停放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罩体,该罩体环绕在该支撑元件的四周,以在该罩体和该支撑元件之间形成一个停放空间和在该罩体的底部形成连通于该停放空间的至少一个进出通道,其中一个该停放机构对应于该进出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维锋,未经张维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