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光动力抗肿瘤功能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45308.1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张涵熙;谢小雪;杨耿;刘贻尧;吴春惠;李亭亭;李顺;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7/46;A61K38/20;A61K31/7105;A61K41/00;A61P35/00;C01G49/08;C01B33/12;B82Y40/00;B82Y20/00;B82Y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动力 肿瘤 功能 干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免疫/光动力抗肿瘤功能干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M-MSN纳米粒子,并配制成浓度为3~6mg/mL的M-MSN纳米粒子溶液;
S2:将浓度为18~22mg/mL的PEI溶液与M-MSN纳米粒子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PEI与M-MSN纳米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5:5;然后于室温下反应1.5~3h,得M-MSN/PEI纳米粒子;
S3:将M-MSN/PEI纳米粒子加入到亚甲基蓝溶液中,所加入的M-MSN/PEI纳米粒子与MB的质量之比为1:0.33~3;然后于室温下避光搅拌反应20~25h;得M-MSN(MB)/PEI纳米粒子;
S4:将M-MSN(MB)/PEI纳米粒子加入到pIL12质粒溶液中,所加入的M-MSN(MB)/PEI纳米粒子与pIL12的质量之比为10~50:1;然后在室温下孵育1~2h,得M-MSN(MB)/PEI/pIL12纳米复合物;
S5:将M-MSN(MB)/PEI/pIL12纳米复合物加入到DMEM低糖培养基中,使其浓度为80~100μg/mL,得混合培养基;
S6:培养BMSC,当BMSC细胞培养至细胞铺满培养容器的70%后,去除旧培养基,加入S5所得混合培养基,将培养容器转移至恒温培养箱,并在培养容器下方放置磁体,于37℃下孵育5~8h,得负载有M-MSN(MB)/PEI/pIL12纳米复合物的BMS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MSN纳米粒子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浓度为0.1~0.4g/m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然后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添加进该溶液,使该溶液中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浓度为3.75~37.5mg/mL;搅拌均匀后加入浓度为28%的氨水,所加氨水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体积比为1~5:100,然后于25~70℃下反应2h;
(2)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加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所加正硅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与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体积比分别为0.25~1:100和5:100;于40℃下反应6h,然后离心、洗涤;
(3)将洗涤后的产物加入浓度为0.01g/mL的硝酸铵的乙醇溶液中,混匀后于80℃下冷凝回流反应1h;然后离心、洗涤,得M-MSN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PEI溶液与M-MSN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中PEI与M-MSN纳米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5;反应时间为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加入pIL12质粒溶液中的M-MSN(MB)/PEI纳米粒子与pIL12的质量之比为20~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孵育温度为37℃,孵育时间为6~8h。
6.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免疫/光动力抗肿瘤功能干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