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泡沫材料智能充填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4074.9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旌;张益杰;张西斌;李利平;李术才;王飞;王凯;巴兴之;刘鹏;何敬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B28C9/02;B28C7/04;B28C7/02;B28C5/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材料 智能 充填 装置 方法 | ||
一种微泡沫浆液智能充填装置及方法,属于水泥注浆技术领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避免人工肉眼观察注浆的弊端,装置包括控制器、注浆泵、用于存储原材料的原料仓和用于搅拌原料的搅拌罐,原料仓连通搅拌罐,搅拌罐连通注浆泵;其中,原料仓内还设有多个连接控制器的罐体以及连接控制器的发泡机;注浆泵连通注浆口之间的管路还设有连接控制器的压力计,注浆泵连接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注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微泡沫材料智能充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地下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揭露了大量的不良地质体,特别是溶洞、岩溶破碎带,极易造成突涌水、路面塌陷、房屋倒塌和块石垮塌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阻碍了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注浆作为控制地下工程不良地质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泡沫充填材料作为一种轻质材料,能够大幅减少胶凝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普通泡沫充填材料气孔直径分布大多在500~1000um,气孔过大导致胶凝材料孔隙填充密实度较差,微泡沫充填材料可将气孔直径分布大多为200um~500um之间,大大减小了气孔尺寸,增加了气孔密实度和稳定性,能够显著提高浆液结石体的强度。
但是,发明人发现,施工中充填泡沫材料工序繁琐,造成了大量的人力浪费。另外,对于注浆结束标准,人工肉眼观察,无法保证充填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泡沫浆液智能充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避免人工肉眼观察注浆的弊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微泡沫浆液智能充填装置,包括控制器、注浆泵、用于存储原材料的原料仓和用于搅拌原料的搅拌罐,原料仓连通搅拌罐,搅拌罐连通注浆泵;其中,原料仓内还设有多个连接控制器的罐体以及连接控制器的发泡机;注浆泵连通注浆口之间的管路还设有连接控制器的压力计,注浆泵连接控制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微泡沫浆液智能充填方法,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微泡沫浆液智能充填装置,控制器控制原料仓中多个罐体的原料流量以及控制搅拌罐的搅拌,控制器还根据压力计提供的数据控制注浆泵的启停。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使用控制器监控并控制原料输送、搅拌和注浆,可以替代施工过程中的大量需要人工的工序繁琐的步骤,节约人力。
2)本发明中,针对目前人工肉眼观察注浆结束,无法保证充填效果的问题,使用控制器检测注浆压力,以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观察操作造成的延迟,保证填充效果。
3)本发明中,使用原料仓和搅拌罐实现的泡沫材料的自动制备,可以实现全自动上料,有利于减少人工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原材料供应系统;2.第一罐体;3.上部储存罐;4.下部储存罐;5.电子称量设备;6.第二罐体;7.发泡机;8.第一伺服电机;9.电控阀门;10.第二伺服电机;11.流量计;12.发泡机控制器;13.控制器;14.第一搅拌罐;15.第三伺服电机;16.第二搅拌罐;17.外加剂储存装置;18.注浆泵;19.流量计;20.注浆孔;
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4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径式分离器
- 下一篇:基于停车场低速停车自动报警刹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