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2084.9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墨龙;饶明月;荣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墨龙 |
| 主分类号: | C03C17/06 | 分类号: | C03C17/06;C03C17/00;C03B32/00;B08B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ow 玻璃 制造 工艺 | ||
1.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该Low-E玻璃制造工艺采用如下清洁预热机械,该清洁预热机械包括输送装置(10)和设置在输送装置(10)上料端的清洁装置(30),输送装置(10)的下方还设置有加热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0)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桁架(11)和安装在桁架(11)底部两端的支腿(12),两组桁架(11)之间转动设置有多组转轴(13),转轴(13)的外部固定套设有链轮(14)和输送辊(16),所述输送辊(16)位于两组桁架(11)之间,多组链轮(14)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桁架(11)的外壁对应其中一组转轴(13)的位置安装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输出轴与该组转轴(13)的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清洁装置(30)包括固定安装在两组桁架(11)之间的水槽(31),水槽(31)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32),且中心轴(32)的外部包覆有海绵(33);
所述加热装置(40)包括多组水平板(41)设置在相邻两组水平板(41)之间的连接板(42),水平板(41)到桁架(11)的距离从输送装置(10)的上料端到下料端逐渐减小,所述水平板(41)的外沿靠近清洁装置(30)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43),且矩形凹槽(43)内设置有加热板(44),加热板(44)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矩形凹槽(43)的上下两侧壁开设有多组呈矩阵分布的流通孔(45);
该Low-E玻璃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玻璃输送:启动电机(17),使其驱动对应的转轴(13)转动,转轴(13)带动其外部的链轮(14)和输送辊(16)同步转动,其余的链轮(14)在链条(15)的啮合传动下按照相同的方向转动,并带动其余输送辊(16)转动,玻璃放置在输送辊(16)的上料端,在输送辊(16)的输送作用下向下料端移动;
S2玻璃清洁:玻璃在经过清洁装置(30)时,海绵(33)与玻璃的底部相抵接,海绵(33)吸取水槽(31)内的水,湿润的海绵(33)对移动的玻璃清洁;
S3玻璃预热:在玻璃输送前接通加热板(44)的电源,加热板(44)通电发热,水平板(41)内的气体被加热后,从流通孔(45)中散出,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输送装置(10)离水平板(41)越近的部分温度越高,玻璃在输送过程中逐渐被加热;
S4玻璃输出:预热后的玻璃在输送装置(10)的输送作用下逐渐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1)的顶部设置有校准装置(20),校准装置(20)包括倒置的L形板(21),L形板(21)的竖直段与桁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L形板(21)的水平段与玻璃的顶部相接触,L形板(21)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弹簧(22),且第一弹簧(22)的末端共同连接有挤压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1)为顶部呈开口、底部呈封闭的矩形框架结构,水槽(31)的两端通过L形支架与两组桁架(11)的末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1)的内部位于中心轴(32)的两端设置有立板(34),且两组立板(34)的相对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滑块(35),中心轴(32)的末端与滑块(35)固定连接,且滑块(35)通过第二弹簧(36)与导向槽的底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1)内盛放有水,且液面高度超出海绵(3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41)位于相邻两组输送辊(16)之间,连接板(42)的上下两端与两组水平板(41)的外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ow-E玻璃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桁架(11)底部的支腿(12)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卡槽,且每组桁架(11)底部的两组支腿(12)卡槽高度不等,位于两端的水平板(41)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墨龙,未经郭墨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0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