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1345.5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林;田军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林青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6K9/32;G06T7/11;G06T7/66;G06T7/73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危险 目标 热值 定位 采集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和装置,该系统包括:测距测温模块,用于检测高温点,并将高温点作为区域危险目标,测量区域危险目标的目标距离,并根据目标距离测量区域危险目标的目标温度;以及用于根据目标距离实现区域危险目标的定位;位姿测控模块,与测距测温模块连接,用于采集包含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的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装置的位姿信息,并将位姿信息发送至测距测温模块,以使测距测温模块利用位姿信息获取目标距离和区域危险目标的定位。本发明的系统和装置,能够实现区域危险目标的精准测距、测温和定位,为变电站工作状态评估提供新的检测装置和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热值定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往往由于装置温度发生异常而导致不必要的故障。因此通过监测电力装置的各种温度状态变化,可以对装置的故障做出诊断。在变电站里露天安置着各种变电装置,其中刀闸触头、接线排、开关等部件需要进行实时且精确的温度监控,当检测点温度超出某设定值时给予报警,使电力人员及时发现、跟踪、排除故障,确保电力装置安全运行。
红外测温法因其非接触、面测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区域测温领域。目前常用的电力设备测温方法都是红外测温法,比如,利用红外点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以及红外摄像机等仪器进行温度测量。但常规红外测温方法的测量结果受被测对象的距离影响,距离越远,高温值越低,因此需要距离补偿;而常规的测距方法受环境光照、温湿度等影响太大,造成测距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通过距离补偿的红外测温方法得到的温度的准确性。此外,常规的测距方法测距结果不准确也会造成对高温危险点的定位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和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包括:
测距测温模块,用于检测高温点,并将所述高温点作为区域危险目标,测量所述区域危险目标的目标距离,并根据所述目标距离测量区域危险目标的目标温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实现区域危险目标的定位;
位姿测控模块,与所述测距测温模块连接,用于采集包含所述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系统的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装置的位姿信息,并将所述位姿信息发送至所述测距测温模块,以使测距测温模块利用所述位姿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区域危险目标的定位。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测距测温模块包括双目相机、红外相机和图像处理装置;
所述双目相机和所述红外相机安装在所述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装置的云台上,并调成平行光轴;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双目相机和所述红外相机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红外相机采集的图像识别区域危险目标,并测出目标距离。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位姿测控模块包括云台电机、编码器和位姿测控装置;所述云台电机和所述编码器分别与所述位姿测控装置连接;
所述云台电机还与所述云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位姿测控装置的控制调节云台的角度,以使所述双目相机和红外相机产生光轴俯仰角和旋转角;
所述编码器用于测量所述俯仰角和所述旋转角并将所述俯仰角和所述旋转角反馈给所述位姿测控装置;
所述位姿测控装置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连接,并将所述俯仰角和所述旋转角反馈给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以使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目标距离、所述红外相机采集的目标初始温度,依据距离-温度模型计算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距离、所述俯仰角、所述旋转角和所述区域危险目标热值定位采集的物理坐标得到目标的物理位置,实现区域危险目标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林青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林青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1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