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流相防腐保鲜技术与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0887.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宏;贾晓昱;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有作为(天津)冷链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01G7/06;A23B7/04;A23B7/152;A01N43/38;A01N43/12;A01N45/00;A01N43/22;A01N37/02;A01N59/08;A01P21/00;B65D8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 防腐 保鲜 技术 装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流相防腐保鲜技术与装备,通过采前品质调控、无伤采收、简易隧道高湿差压预冷、相温库流相防腐贮藏、贮藏期间SO2间歇流相熏脱。显著提高了葡萄的贮藏期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保鲜领域,涉及葡萄,尤其是一种葡萄流相防腐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典型的鲜食品种,其果粒较大,果肉硬脆,营养丰富。但是每年由于采收、包装、贮藏等技术不当造成的腐烂损失占总产量的20%以上。主要原因有采收、运输过程易产生机械伤;果皮薄,表皮蜡质结构疏松,容易受到保鲜剂的伤害;味甜多汁,含水量80%以上,易干梗,萎蔫,褐变,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易遭受霉菌侵染。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SO2就被用于葡萄保鲜。具体使用方式有硫磺燃烧熏蒸、大帐熏蒸、亚硫酸盐保鲜片缓释等,硫磺燃烧熏蒸过程SO2浓度无法准确控制,且污染环境。而亚硫酸盐保鲜片剂、粉剂受保鲜剂配方、工艺、使用标准、使用剂量、摆放位置、包装袋密封性影响,常导致药效释放不均、药害、漂白、霉烂、异味等。
CN103988894A公开了一种葡萄保鲜剂,其具体组成如下:β-氨基丁酸0.05~0.1g/L、维生素C3.0~6.0g/L、CaCl22.0~4.0g/L、酒石酸3.0~6.0g/L、果糖50~80g/L,其余为水。本发明所述的葡萄保鲜剂,经实验证明,对夏黑、巨峰、美人指、贵公子等多种葡萄品种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减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减少穗轴褐变指数,显著延长葡萄的贮藏期。
该专利采用复合抑菌剂,具有一定抑菌效果。但是浸泡式保鲜工艺复杂,风干难,导致水分残留,贮藏期易滋生霉菌。
CN103947746A提供了一种葡萄保鲜或使葡萄抗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采后的葡萄果实浸泡在肉桂酸溶液中,以实现葡萄保鲜或抗灰霉病。所述肉桂酸溶液包括肉桂酸和水,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终浓度为1-10mM。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利用肉桂酸溶液可以实现采后葡萄果实的保鲜,并达到抗灰霉病的效果。
该专利肉桂酸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是浸泡式保鲜工艺复杂,风干难,导致水分残留,贮藏期易滋生霉菌。
CN104509585A公开了一种葡萄涂膜保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葡萄保鲜方法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安全性差,贮藏后葡萄的品质较差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改性纳米SiO2;(2)制备复合涂膜保鲜剂;(3)浸剂成膜;(4)预冷保藏。
该专利采用纳米SiO2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是涂膜保鲜工艺复杂,成本高;涂膜保鲜的杀菌效果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葡萄流相防腐保鲜方法,提高葡萄贮藏期和贮藏品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葡萄流相防腐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前品质调控;
(2)无伤采收;
(3)简易隧道高湿差压预冷;
(4)相温库流相防腐贮藏,贮藏期间SO2间歇流相熏脱。
而且,所述的采前品质调控是在采收前15天内在叶面和果实表面喷施品质诱导剂,所述的品质诱导剂由组分A和组分B构成,A组份先喷施,隔天喷施B组份,均稀释300倍,各喷施1~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有作为(天津)冷链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有作为(天津)冷链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0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