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9705.8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3/00 | 分类号: | C11B13/00;C11B3/00;C10L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春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7 | 代理人: | 陈春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量 间歇 规模化 废弃 动植物 油脂 预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废弃动植物油脂进行水洗沉降的预处理沉降罐(1),从预处理沉降罐(1)接出用于对水洗沉降上清油液进行脱水处理的闪蒸干燥塔(2),以及从预处理沉降罐(1)接出用于对水洗沉降下沉渣油料进行分离的三相离心机(3);
预处理沉降罐(1)内设有用于加热其内废弃动植物油脂的电热器(5),预处理沉降罐(1)上设有用于往其内注入废弃动植物油脂的废弃动植物油脂输送管(6)、以及用于往其内输送清水的输水管(7),输水管(7)的出水口位于预处理沉降罐(1)内顶部,预处理沉降罐(1)内设有检修爬梯(18),预处理沉降罐(1)的高径比为12∶6;
三相离心机(3)一个出口接有用于对从下沉渣油料中分离出的油料进行二次水洗的二次水洗罐(4),剩余两个出口分别接至用于对从下沉渣油料中分离出的渣料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渣料无害处理系统、以及用于对从下沉渣油料中分离出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水管(7)上设有管道加热器(8)、流量计(9)、以及水泵(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废弃动植物油脂输送管(6)上设有第一油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闪蒸干燥塔(2)与预处理沉降罐(1)之间连接有输油管(12),并且输油管(12)上设有第二油泵(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油管(12)出油口处设有袋式过滤器(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沉降罐(1)与三相离心机(3)之间设有渣油料出管(16),并且渣油料出管(16)上设有第三油泵(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热器(5)为盘管式电加热器,并为电热器(5)位于预处理沉降罐(1)的内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沉降罐(1)上设有呈倒U型的排空管(1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高氯含量间歇规模化废弃动植物油脂预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第一油泵往预处理沉降罐内注入定量废弃动植物油脂;
步骤2、开启电热器将预处理沉降罐内废弃动植物油脂加热至70-80℃;
步骤3、废弃动植物油脂温度上升至70-80℃后,开启水泵往预处理沉降罐内定量注入清水,使清水从废弃动植物油脂顶面混入废弃动植物油脂内;
步骤4、预处理沉降罐自然沉降24-36h;
步骤5、开启第二油泵,使预处理沉降罐内自然沉降后的上清油液经过袋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闪蒸干燥塔闪蒸脱水,即得二代生物柴油生产用原料油;
步骤6、开启第三油泵,使渣油料进入三相离心机分离,所分离出的油液进入二次水洗罐水洗回收,所分离出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所分离出的渣料进入渣料无害处理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注入清水的量为预处理沉降罐内废弃动植物油脂体积的5%;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中,开启水泵注入清水时,同时开启管道加热器使所注入清水升温至40-5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4中,预处理沉降罐自然沉降过程中,保持其内油温为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7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