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α-L-岩藻糖苷酶诊断试剂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9620.X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飘飘;应斌武;辛兆丹;耿佳;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34 | 分类号: | C12Q1/3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糖苷酶 活性 测定 方法 诊断 试剂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试剂及应用,涉及人体内酶含量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采用4‑氨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作为底物;加入α‑L‑岩藻糖苷酶,将4‑氨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加入Cu2+、Ag+或Hg2+的中性溶液,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加入发光QDs,反应一段时间;利用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反应后溶液的荧光信号,或者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裸眼读取溶液颜色变化。本发明中引入基于发光QDs选择性阳离子交换反应的信号放大技术及其溶液颜色裸眼可见特性,改善分析灵敏度;采用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荧光分析策略,需要样品量少,仪器分析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内酶含量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一种催化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水解酶的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分类名为α-L-岩藻糖苷岩藻糖水解酶(EC3.2.1.51)。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血液和体液中。参与体内糖蛋白、糖脂和寡糖的代谢。由于肝癌患者α-L-岩藻糖苷酶明显升高,它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现有临床检验中主要是使用基于检测产物的紫外可见吸光度的CNPF底物法。其检测原理为:样品中的AFu催化MG-2-氯-对硝基苯酚-α-L-盐藻糖苷水解生成MG和2-氯-对硝基酚(CNP),CNP形成的速率与AFu活性呈比例,在405nm处检测吸光度的变化率,即可计算出样品中AFu的活性。
上述临床检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检测器,其检测灵敏度一般,易受检测介质干扰;难以实验可视化分析,仅仅可用于医院等检测机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检测器,其检测灵敏度一般,易受检测介质干扰,以及难以实现可视化分析,仅仅可用于医院等检测机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进行上述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时利用的α-L-岩藻糖苷酶诊断试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α-L-岩藻糖苷酶诊断试剂的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4-氨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作为底物;
加入α-L-岩藻糖苷酶的作用下,将4-氨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水解生成对氨基酚;
向溶液中加入Cu2+、Ag+或者Hg2+的中性溶液,反应一段时间;
然后加入发光QDs,反应一段时间;
利用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反应后溶液的荧光信号,或者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裸眼读取溶液颜色变化。
优选地,所述发光QDs为CdTeQDs或者CdSeQDs。
优选地,所述CdTeQD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CdCl2和柠檬酸三钠溶解在水中,向以上溶液中加入巯基丙酸;
调节以上溶液pH至碱性;
然后,将Na2TeO3和KBH4加入以上溶液中,回流,至溶液呈红色,在紫外灯下呈现出强烈的红色荧光;
最后,通过沉淀和离心纯化CdTeQDs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