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供应装置及车辆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465.4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仕栋;杨雪林;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H01M8/04007;H01M8/04014;H01M8/04029;H01M8/04082;H01M8/04089;B60L58/33;B60K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供应 装置 车辆 动力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液化气燃料供应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供应装置用于将液化气储罐内的燃料输送至车辆动力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与低压气体缓存模块连通的流体连通流路,所述低压气体缓存模块连接至车辆动力模块;其中,第一流体连通流路用于接收所述液化气储罐的蒸发气体BOG,第二流体连通流路用于从所述液化气储罐接收液化气并加热形成气化气体;还包括与第二流体连通流路进行热传递的热交换流路;还包括高压气体储存模块,所述高压气体储存模块用于向车辆动力模块供应高压气燃料。本发明的燃料供应装置为集成式,可适用多种环境。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燃料供应装置的车辆动力系统,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化气燃料供应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供应装置及车辆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纵观人类过去百年的能源进化史,本质上就是碳氢比的调整史,氢含量不断提高,能量密度也随之不断提高。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两次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是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导能源,第二次能源革命是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导能源。尽管目前化石能源仍居主导地位,但是考虑到化石能源资源的紧缺性日益凸显,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枯竭正日益加剧,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是每一个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燃料电池以化学燃料与氧化剂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内能转换成电能,燃料通常选用清洁能源氢气、甲烷与甲醇等。以此类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汽车不会排放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且不存在现有纯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的弊病。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质量轻,绿色环保和能源补充的时间短等优点。
然而,燃料电池中常选用的燃料通常沸点值较小,在室温下也易吸热气化,气化后的燃料一旦保存不当,即易发生爆炸。如何能保证储存与汽车中燃料的安全存放,成为燃料电池车辆行业规模化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最常使用的氢燃料电池,其不排放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也不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只是生成H2O,H2O电解后仍能得到清洁氢气。氢气的运输过程中,要将分散在各地的氢气配送到加氢站,或者是集中在燃料电池欠发达地区的氢气运送到需要氢气燃料的发达地区。保证氢气的供应,提高储运的效率是极其有必要的。氢气的运输需要着重强调低温液氢的储运。液氢与其他的储运方式相比,全产业链能耗低,可低成本扩容,超纯氢质量有保障,固液气等不同形态提供多种燃料方式。
在液化气燃料,尤其是液化氢气的储存、运输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气化,在大多数现有的技术中会被排放和浪费。
目前,新能源车辆目前的存量已经达到了百万量级。然而燃料的储运和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面对不可避免的气化问题,气化后的燃料占用体积大,且会形成高压,高压气体遇到摩擦或是火花,极易发生爆炸。除此之外,长时间停发的车辆在启动时,如果没有对应的供能,会无法开火,现有技术中多半是使用外加质量较重的蓄电池,蓄电池会发生自我消耗,长时间放置也会发生自放电,直至电能消耗完全,也将使得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为保证液化燃料的储运和使用的安全,与气化燃料的合理利用,气化燃料的再利用及车辆长期断电停放后仍能启动,提高液化燃料卡车的燃料使用效率,降低卡车的运营成本等问题。其中,现有研究多是解决单独的问题,并未出现一种集成式且能适用多种环境的燃料供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供应装置及车辆动力系统,解决了集成式且安全可靠、能适用于多种环境的燃料供应装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为了提供:一种燃料供应装置,用于将液化气储罐内的燃料输送至车辆动力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与低压气体缓存模块连通的流体连通流路,所述低压气体缓存模块连接至车辆动力模块;
其中,第一流体连通流路用于接收所述液化气储罐的蒸发气体BOG,第二流体连通流路用于从所述液化气储罐接收液化气并加热形成气化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型大产量智能低温循环谷物干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用蒜黄收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