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乳酰-N-三糖II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4657.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沐万孟;张文立;朱莺莺;万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N9/90;C12N9/12;C12N9/10;C12N9/38;C12N9/78;C12P19/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ii 产量 基因工程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为(a)或(b)或(c):
(a)沉默UDP-N-乙酰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的表达,并过表达葡萄糖胺合成酶、UDP-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和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和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b)沉默UDP-N-乙酰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并过表达葡萄糖胺合成酶、UDP-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和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和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c)沉默UDP-N-乙酰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并过表达葡萄糖胺合成酶、UDP-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和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和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以pRSFDuet-1表达葡萄糖胺合成酶的编码基因、以及UDP-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和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以pETDuet-1表达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所述葡萄糖胺合成酶、UDP-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和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K-12;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来源于脑膜炎奈瑟球菌;将载体pRSFDuet-1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替换为RBS 29。
2.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敲除UDP-N-乙酰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和/或β-半乳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再利用表达载体,过表达葡萄糖胺合成酶、UDP-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和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并表达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
3.一种高效生产乳酰-N-三糖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乳酰-N-三糖I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乳糖为底物,以甘油作为碳源,转化生产乳酰-N-三糖II。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40~60h。
6.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或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方法在制备乳酰-N-三糖II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46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资源受限平台的应用重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