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引物组及其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2505.X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华;杨学军;汪胜;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C12Q1/14;C12Q1/10;C12N15/11;C12R1/42;C12R1/19;C12R1/445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地址: | 421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检测 沙门氏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大肠 埃希氏菌 o157 h7 nm taqman 探针 | ||
本发明涉及病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引物组及其试剂盒。一种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引物组,包括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是引物对invA‑F和invA‑R、引物对ropB‑F和ropB‑R、引物对rfbE‑F和rfbE‑R,其分别具有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6所示的序列。本发明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三种致病菌分别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并通过条件优化,在一次扩增中同时对上述三种致病菌进行检测,为传统检测方法提供有力补充,提升了检测效率,且检测准确度高,实用性强,保障了食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引物组及其试剂盒。
背景技术
2014年7月1日实施的《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对肉制品、粮食制品、即时豆类制品等常见的11大类、22小类食品须检测的致病菌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须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项指标的有8大类食品,占比72%。大肠菌群是最常见的食品卫生学指标、也是食品污染最普遍的因素之一,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是大肠菌群中的一种高致病性微生物,具有肠出血性危害,国标要求在牛肉制品及生食果蔬中必须检测。可见,上述三种致病菌是食品生物性危害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因素,具有普遍性,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指征意义;加强上述三种致病性的检测对监测食品安全、防止群体规模食品安全事件有重要意义。
目前,上述三种致病菌的国标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可靠性较高;但检测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4天,步骤繁琐,效率较低。Taqman探针荧光PCR法是以基因片段为靶标,依靠引物与探针的特异性结合以判断是否为目标微生物,具有准确度、精确度高、耗时少等特点,能较显著地提升检测效率,在大批量筛查、应急事件处理有明显优势。目前,荧光PCR法已在临床检测、遗传病筛查、食品过敏原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等领域有较多研究和应用,多为单一基因序列扩增;采用荧光探针、同时扩增三种基因序列的荧光PCR方法还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引物组及其试剂盒,以解决现有该三种致病菌的检测周期周期长,步骤繁琐,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引物组,包括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是引物对invA-F和invA-R、引物对ropB-F和ropB-R、引物对rfbE-F和rfbE-R,其分别具有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6所示的序列。
作为优选,所述引物对invA-F和invA-R、引物对ropB-F和ropB-R、引物对rfbE-F和rfbE-R对应的探针分别为invA-P、ropB-P和rfbE-P。
本发明还提供了同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Taqman探针试剂盒,所述Taqman探针试剂盒20μL,含有Premix Ex Taq(2×)10μL、模板1μL、参比荧光剂ROX(5×)0.5μL、3对特异性引物及其探针3.3μL,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所述的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是引物对invA-F和invA-R、引物对ropB-F和ropB-R、引物对rfbE-F和rfbE-R,其分别具有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6所示的序列;探针分别为invA-P、ropB-P和rfbE-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未经衡阳市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