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2445.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占冰;王舒;田振华;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30 | 分类号: | C12P19/30;C12N9/12;C12N15/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黄益澍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酰胺单 核苷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利用氨基酸序列如NCBI登录号XP_013025941.1、XP_013017940.1、XP_023459718.1、TVY65083.1、KAF4999805.1、XP_024756901.1、XP_018180784.1和/或PMB71451.1所示的烟酰胺核糖核苷激酶,在存在磷酸供体的体系中将烟酰胺核糖和/或烟酰胺核糖氯化物进行磷酸化反应,得到所述β‑烟酰胺单核苷酸。本发明所述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制备方法实现了提高底物浓度的同时维持高转化率、催化时间大幅缩短的效果,有利于以烟酰胺核糖为原料大规模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otide,β-NMN或NMN)是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辅酶1)最直接的前体,NAD+是参与细胞新陈代谢、氧化还原、蛋白质转录等上千种重要生理反应的重要活性物。由于NAD+分子量过大,无法通过口服摄取至细胞内,其体内主要依赖于细胞的合成,而且合成量很低。但随着对NAD+前体小分子物质β-NMN的研究发现,食用β-NMN可以有效提升体内NAD+的含量,并显著抑制机体衰老,使得β-NMN成为了“不老神药”,在功能性保健食品方面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目前NMN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批准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并以NMN为主要成份开发出多种保健品,如美国HERBALmax、基因港GeneHarbor NMN9000、日本MIRAI LAB NMN3000胶囊、澳大利亚synext等。
生物酶法制备NMN的一条路线是以D-核糖和烟酰胺为起始原料,在核糖激酶、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等的作用下,经过三步催化反应得到NMN。该条路线中间产物较多,后续分离纯化较困难,因而总体收率偏低,导致生产成本高。
生物酶法制备NMN的另一条路线是以D-5-磷酸核糖和烟酰胺为原料,在ATP存在下,在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s)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催化下,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如CN2018109407295公开了这种方法,底物的转化率可达86.9%-89.8%。又如WO2018/023206公开了以烟酰胺和5'-磷酸核糖基-1'-焦磷酸(PRPP)为原料,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突变体(F180A)的催化作用下制备NMN,底物烟酰胺转化率可达66%。
另一条路线是以烟酰胺核糖(NR)为起始原料,在烟酰胺核糖核苷激酶(Nicotinamide Ribonucleoside kinase,NrK)和ATP的作用下,一步反应得到NMN,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其中专利CN2016112456194,以烟酰胺核糖(NR)为底物,在ATP等磷酸供体存在下,在来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烟酰胺核糖激酶的催化下反应24h生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烟酰胺核糖转化率为90%以上,纯化后β-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度大于95%,但是底物烟酰胺浓度仅为18mM。专利CN2019107231777公开了一种来源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烟酰胺核糖核苷激酶NrK及其突变体(D45E/D58Q/R161K/Y164W)基因,并提供该酶体外异源表达体系的构建方法和酶突变体的构建方法,以及该酶及其突变体作为生物催化剂用于催化NR制备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反应20h后HPLC检测底物NR转化率80%,纯化后得到β-烟酰胺单核苷酸纯度大于98%,底物烟酰胺浓度最高为50g/L,但随着其底物浓度从10g/L增加至50g/L,转化率从90%降低至80%。
但是现有技术中,这些方法的转化率,以及底物投料浓度都还有待提高;并且反应时间过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