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泥田分层式荸荠收获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0706.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禧来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7/04 | 分类号: | A01D27/04;A01D17/00;A01D33/08;A01D33/00;A01D4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泥田 分层 荸荠 收获 | ||
1.一种深泥田分层式荸荠收获机,包括拔苗机构(1)、浅层松土机构(2)、深层松土机构(3)、螺旋运料机构(4)、输送槽(5)、清洗槽(6)、驾驶室(7)和履带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7)悬架在履带轮(8)上方,所述驾驶室(7)的正面设有挡风玻璃(9)和支撑平台(10),所述清洗槽(6)悬挂在驾驶室(7)的背面,所述支撑平台(10)具体为门型框架结构,所述支撑平台(10)的上表面设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11),两个所述支撑柱(11)的顶端架设有旋转梁(12),所述旋转梁(12)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旋转杆(13),所述旋转杆(13)的一端与旋转梁(12)套接,所述旋转杆(13)的另一端卡接有抓臂(14),两个所述旋转杆(13)的中部架设有固定梁(15);
所述抓臂(14)的两端均设有抓手,所述抓臂(14)的一端与旋转杆(13)卡接,所述抓臂(14)的另一端卡接有弯杆(16),两个所述弯杆(16)的一端通过铰链架活动卡接在所述支撑平台(10)的内壁上,所述弯杆(16)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架连接有运料圆筒(401),两个所述弯杆(16)的中部架设有支撑梁(17),所述支撑梁(17)通过铰链架活动卡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液压杆(18),所述第一液压杆(18)远离支撑梁(17)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梁(15)的底部,所述支撑平台(10)连接有斜杆(19),所述斜杆(19)远离第一液压杆(18)的一端通过铰链架连接在弯杆(16)的中部;
所述支撑平台(10)连接有Y形杆(20),所述Y形杆(20)的另外两端均连接有轴环(21),两个所述轴环(21)均套接在第一变向轴(22)的轴套上,所述第一变向轴(2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变向器(23),所述第一变向器(23)通过万向节联轴器连接有输出轴(24),所述输出轴(24)远离第一变向器(23)的一端与支撑平台(10)内部的动力机相连接;
所述运料圆筒(401)的两个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5),所述侧板(25)设有输送链条轮(502)和侧齿轮箱(26),两个所述侧板(25)还架设有螺旋轴(402),所述输送链条轮(502)固定套接在螺旋轴(402)一端位置,所述侧齿轮箱(26)依次设有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第三齿轮(29)、第四齿轮(30)和第五齿轮(31),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7)的中心穿接有第一变向轴(22),所述第一变向轴(22)的一端套接链条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齿轮(28)中心通过销轴连接有链条轮,所述输送链条轮(502)通过皮带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28)的链条轮上,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9)的中心穿接有深层转轴(301),所述第二变向轴(101)一端也设有链条轮,所述第一变向轴(22)的链条轮通过链条连接在第二变向轴(101)的链条轮上,两个所述第五齿轮(31)的中心穿接有浅层转轴(201);
所述第二变向轴(101)连接有第二变向器(102),所述第二变向器(102)套接有传动轴(103),所述第二变向器(102)和传动轴(103)均位于水平齿轮箱(104)内,所述传动轴(103)固定套接在水平齿轮箱(104)内的齿轮中,所述水平齿轮箱(104)的一侧设有多组的挤出辊(105),每一组所述挤出辊(105)由两个对向旋转的螺纹柱组成,所述螺纹柱带有锥形尖端,相邻两组所述挤出辊(105)之间设有分隔铲(106),所述分隔铲(106)的一端带有斜铲,所述水平齿轮箱(104)设有多组齿轮,所述挤出辊(105)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分别卡接在水平齿轮箱(104)的齿轮中,所述挤出辊(105)的外壁带有螺纹、所述第二变向轴(101)、第二变向器(102)、传动轴(103)、水平齿轮箱(104)、挤出辊(105)及分隔铲(106)构成拔苗机构(1);
所述第一变向轴(22)链条轮的圆心位置通过固定销轴套接有悬臂杆(32),两个侧齿轮箱(26)均设有悬臂杆(32),两个所述悬臂杆(32)之间设有横杆(33),所述悬臂杆(32)的中部通过铰链架连接有第二液压杆(34),所述第二液压杆(34)远离悬臂杆(32)的一端也通过铰链架连接在侧板(25)的顶部,所述悬臂杆(32)远离侧齿轮箱(26)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水平齿轮箱(104)前端的挡板上;
所述浅层转轴(201)的轴壁固定连接有浅层挡板(202),所述浅层挡板(202)远离浅层转轴(201)的一边固定连接有浅层扒齿(203),所述浅层转轴(201)、浅层挡板(202)及浅层扒齿(203)构成浅层松土机构(2);
所述深层转轴(301)的轴壁固定连接有深层挡板(302),所述深层挡板(302)远离深层转轴(301)的一边固定连接有深层扒齿(303),所述深层转轴(301)、深层挡板(302)及深层扒齿(303)构成深层松土机构(3);
所述螺旋轴(402)伸入运料圆筒(401)内的轴壁部分依次套接有提升滚筒I(501)和运料绞龙(403),所述运料圆筒(401)位于运料绞龙(403)处的前部位置设有进料口(404),且所述进料口(404)的底边与地面平行,所述运料圆筒(401)位于提升滚筒I(501)处的后部位置设有出料口(405),所述运料圆筒(401)、螺旋轴(402)及运料绞龙(403)构成螺旋运料机构(4);所述运料圆筒(401)底面开口边与深层扒齿(303)尖端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浅层扒齿(203)的尖端高于深层扒齿(303)尖端的水平位置,所述挤出辊(105)的水平位置高于浅层扒齿(203)的尖端;
所述输送槽(5)下部穿过出料口(405)并伸到运料圆筒(401)中,所述输送槽(5)下部的外壁与出料口(405)的边壁固接,所述输送槽(5)具体是由一个斜底板及两个侧挡板组成的斜槽结构,所述斜底板及侧挡板的顶端位置设有输料窗口(503),所述斜底板的底端位置通过过渡板(504)连接在运料圆筒(401)的内壁上, 两个所述侧挡板的下部通过螺旋轴(402)架设提升滚筒I(501),两个所述侧挡板的上部通过销轴架设有提升滚筒II(505),所述提升滚筒I(501)的两端面均固定套接有齿圈,所述提升滚筒II(505)的两端面也固定套接有齿圈,所述提升滚筒I(501)的齿圈与提升滚筒II(505)的齿圈绕接有链条圈(506),两组所述链条圈(506)对称设置且等距架设有支撑杆(507),一部分所述支撑杆(507)固设有挡板(508),另一部分所述支撑杆(507)固设有抓子栅栏(509),所述抓子栅栏(509)由垂直于支撑杆(507)的棒状抓子组成,所述抓子栅栏(509)和挡板(508)沿输送槽(5)斜坡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输送槽(5)的斜底板具体是筛孔板,所述斜底板的上方位置架设有等距设置的横杆(510),所述横杆(510)的两端固定在侧挡板内侧壁,两个相邻的所述横杆(510)支撑架设有梯形杆(511),所述梯形杆(511)两端的杆端均设有与横杆(510)套接的圆环,所述梯形杆(511)中间杆的长度方向与斜底板的斜坡方向平行,两个相邻的所述横杆(510)上设有多组等距平行设置的梯形杆(511),所述挡板(508)底边与梯形杆(511)上表面有距离,平行设置的所述梯形杆(511)之间有间隙,所述抓子栅栏(509)的棒状抓子底端伸入到相邻梯形杆(511)的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禧来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禧来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7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