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铸铁件焊接、抛丸的快速衔接生产线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9807.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苏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晖恩源医疗器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春云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铁件 焊接 抛丸 快速 衔接 生产线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用于铸铁件焊接、抛丸的快速衔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机构(1)、传送机构(2)、焊接机构(3)和冷却机构(4),其中,所述传送机构(2)中设有入料传输机构(21)和出料传送机构(22), 所述焊接机构(3)设于入料传输机构(21)的一侧,所述冷却机构(4)设于焊接机构(3)的后方,且所述入料传输机构(21)穿于冷却机构(4)中;
所述抛丸机构(1)中设有外壳(11)、滚筒(12)、抛丸供料机构(13)和分料机构(14),所述滚筒(12)中设有多个工作腔(121),所述外壳(1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111)和第一出料口(112),所述滚筒(12)设于外壳(11)的内部,所述抛丸供料机构(13)通过供料管道与滚筒(12)连接,所述分料机构(14)设于滚筒(12)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料口(112)与分料机构(14)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分料机构(14)中设有抛丸回收箱(1401),所述抛丸回收箱(1401)通过回料管道与抛丸供料机构(13)连接;
所述分料机构(14)中设有安装支座(141),所述安装支座(141)上设有分料装置(142),所述分料装置(142)中设有分料箱(1421)和分料驱动机构(1422),所述分料驱动机构(1422)设于分料箱(1421)的下方,所述分料箱(1421)的四周通过弹簧与安装支座(141)连接;所述分料箱(1421)上设有一组分料框,所述分料框之间通过束环连接,且所述分料框中设有分料网架(1423)和第二出料口(1424),从上至下的分料框上的第二出料口(1424)处分别对应设有出料传送机构(22)、收料箱(1425)和抛丸回收箱(1401),所述分料机构(14)下部两个用于分选抛丸的第二出料口(1424)的下方分别设有抛丸回收箱(1401)和收料箱(1425),所述分料网架(1423)与分料框做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入料传输机构(21)的出料段设于抛丸机构(1)的第一进料口(111)处,所述出料传送机构(22)设于分料机构(14)上部的第二出料口(1424)处,所述入料传输机构(21)位于抛丸机构(1)的入口端设有牵引段(23),且位于牵引段(23)上设有用于检测工作腔(121)位置的红外感应器(231);
所述工作腔(121)中设有主工作腔和从动工作腔,所述主工作腔和从动工作腔上均设有封板(201),且所述主工作腔和从动工作腔中均设有翻滚机构,所述翻滚机构中设有滚动轴(122),所述滚动轴(122)上分布有打磨机构(123),所述打磨机构(123)中设有打磨杆(1231)和打磨桨叶(1232),所述打磨桨叶(1232)设于打磨杆(1231)上,且所述打磨桨叶(1232)呈螺旋式;
所述主工作腔中的滚动轴(1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所述从动工作腔中的滚动轴(12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轴承座设于工作腔的外侧,且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转动驱动机构(124)上的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工作腔上的第二从动链轮连接;
所述冷却机构(4)中设有冷却箱体(41)、储气罐(42)和空压机(43),所述冷却箱体(41)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储气罐(42)设于冷却箱体(41)的底部,所述空压机(43)设于储气罐(42)的一侧,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压缩气罐(42)和供气管连接,所述空腔的四周设有供气管(44),所述供气管(44)上设有一组喷气头(45);
所述分料框上设有安装柱(1426),所述分料网架(1423)的一侧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设于安装柱(1426)上,两者做可旋转式连接,且所述分料框的外侧设有卡扣,所述分料网架(1423)上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分料驱动机构(1422)中设有驱动电机、振动盘和一组重锤,所述振动盘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重锤分别设于振动盘的上方和驱动电机的下方;所述滚筒(12)上设有用于驱动封板开关的封板驱动装置(202),所述封板驱动装置(202)与封板(201)上的推板(203)连接,所述主工作腔和从动工作腔的开口处设有轨道,所述封板(201)通过滑块与轨道做滑动式连接,所述封板驱动装置(202)的输出端设于封板上;
所述的用于铸铁件焊接、抛丸的快速衔接生产线的工作方法,
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
1):首先将待加工的工件置于凹槽(33)中,并通过定位机构(35)推动限位板(34)对其进行固定;
2):激光焊接机(31)对工件进行焊接;
3):定位机构(35)带动推动限位板(34)退回原位,推送机构(36)将焊接完成的工件推送至入料传输机构(21)上;
4):进入入料传输机构(21)的工件先经过冷却机构(4)对工件进行极速冷却,即在0.65—1mpa压力下,常温吹气冷却,冷却时间7-15秒左右;
5):冷却后的工件经过入料传输机构(21)输送至第一进料口(111)处,当待加工件进入牵引段(23)时,红外感应器(231)对滚筒(12)中的工作腔(121)的位置以及开口状态进行检测;
6):红外感应器(231)检测的数据传送给控制装置中,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分析得出工作腔(121)的信息,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对工作腔(121)的位置进行调整,让其与入料传输机构(2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当工作腔(121)与入料传输机构(2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时,控制装置通过封板驱动装置(202)驱动封板(201)打开,然后对其进行供料;
8):与此同时,通过抛丸供料机构(13)将辅料通过管道输送至工作腔(121)中,一个工作腔(121)装料完成后,封板驱动装置(202)驱动封板(201)关闭,直至每个工作腔(121)装料完成;
9):然后滚筒(12)的驱动机构驱动滚筒(12)开始转动;
10):在滚筒(12)不断转动的同时,主工作腔上的转动驱动机构(124)驱动滚动轴(122)上的主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从动工作腔中的滚动轴(122)转动,让各个工作腔内的翻滚机构均进行翻滚;
11):在翻滚机构翻滚的过程中,打磨机构(123)不断的将抛丸的产品和抛丸搅起,让它们在工作腔内不断的产生碰撞,直至其抛丸完成;
12):抛丸结束后,位于滚筒(12)下方的工作腔的封板(201)先打开,将物料排放至分料机构(14)上,然后分料机构(14)对其进行分料;
13):与此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滚筒(12)转动,将其他工作腔转动至滚筒的下方,重复步骤5),直至所有滚筒(12)中的物料排空,在不断的排空物料的过程中,对于在前已经排空的工作腔转至进料口时,可以选择同时对其进行再次供料;
14):分料机构(14)的驱动电机不断的带动振动盘工作,让分料箱不断的振动,对排出的物料根据不同的尺寸进行筛选;
15):分选后的产品和抛丸分开,产品通过第二出料口(1424)排至出料传送机构(22),抛丸通过对应的第二出料口(1424)排至对应抛丸回收箱(1401)和收料箱(1425);
16):抛丸通过回料管道送回至抛丸供料机构(13)的送料箱中,加工后的产品通过出料传送机构(22)输送下一工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晖恩源医疗器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晖恩源医疗器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8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