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介导现实技术的数字乡村建设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9363.1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俞云葵;李英豪;周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阳数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Q50/26;G06F30/20;G06F30/13;G08B2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现实 技术 数字 乡村 建设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介导现实技术的数字乡村建设管控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预建区域的原始地形地貌的三维数据,对待建区域的目标形态进行三维预建模,得到预建区域目标模型;2、将预建区域模型与建设区域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叠加,得到建设区域未来三维图(目标模型);3、实时采集建设区域点云数据,对建设区域现状三维图进行动态更新,实时可视化显示建设最新状态;通过建设的状态(实时现状图)与预建区域目标模型进行实时比对,通过视频叠加计算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违建或错建行为,若比对后存在则向监控人员发送预警信号。本发明可全程数字化实时管控乡村建设情况,助力于为管理部门提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高效精准管控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建模及管控的方法,属于三维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介导现实技术的数字乡村建设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逐级加速。然而,相比于城市建设,农村的建设还过于杂乱无序,制约了现代化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违法占用耕地,违规建设等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利益,也给农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源头有效的监控、预警乡村项目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日益完善的卫星遥感服务、无人机技术,已能够较为精确、全面的实现农村目标区域的二三维数据采集。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实时采集到的目标区域数据,以人工核查为主的方式实现监测。如何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介导现实等最前沿的科技及技术,在实现全自动化的乡村建设的同时,又提供直观可视化的全流程监测及管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提供全面、直观、智能、可视化的农村建设全流程监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导现实技术的数字乡村建设管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介导现实技术的数字乡村建设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预建区域的原始地形地貌的三维数据,得到建设区域的原始点云数据;建设区域三维预建模,对建设区域的目标形态进行三维预建模,得到预建目标模型;
步骤2、将预建模型与建设区域的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叠加,得到建设区域未来三维图(目标模型);
步骤3、在建设过程中,实时采集建设区域点云数据,对建设区域三维原始图进行更新,实时可视化显示在建区域的最新状态;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将在建的实时建设状态与预建目标模型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违建或错建行为,若存在违建或错建行为则向监控人员发送报预警信号。
进一步的,还包括乡村建设修正及决策辅助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判断在建设存在违建或错建行为时,通知整改;
步骤4.2、通过对在建区域点云数据的在线编辑,以可视化的形式告知最优整改方案;
步骤4.3、在整改完成后,再次采集在建区域的点云数据,检查整改后是否满足要求;若仍存在问题,则继续通知整改,直至整改完全合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采集预建区域的原始地形地貌的三维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运用机载激光雷达采集预建区域的三维数据,即原始点云数据;
步骤1.2、将采集到的原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提取地面数据和非地面数据;
步骤1.3、对于点云较为稀疏的区域,重新采集该区域点云数据;
步骤1.4、将所有数据整理、检查完成后,保存为LAS格式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阳数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阳数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