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称重方法、洗衣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8985.2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凯;杨湘木;任敬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4/18 | 分类号: | D06F34/18;D06F103/44;D06F103/3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丽映;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称重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称重方法、洗衣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洗衣机称重方法包括:控制电机运行预设频率,获取电机运行至预设频率所需的升频时间以及电机运行至预设频率时的电流;根据升频时间以及预设的升频时间-重量关系获取第一负载重量;根据电流以及预设的电流-重量关系获取第二负载重量;获取第一负载重量和第二负载重量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当前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通过获取电机的升频时间和电流分别与预设的重量关系进行对比双重判断称重,对衣物重量的感知更为精准,且整个称重过程用时较短,使得洗衣机能够选择最佳洗涤水位,投放适量洗涤剂,达到最佳洗涤效果,提升用户对洗衣机洗涤效果、耗水量和耗电量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衣机称重方法、洗衣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洗衣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成为人们在购买洗衣机时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由于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决定了洗衣机的用水量和洗涤时间,而洗衣机的用水量和洗涤时间又直接影响洗衣机的洗涤效果、耗水量和耗电量,所以准确地获取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成为洗衣机实现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的关键点。
而现有洗衣机基本上是通过单个技术指标来获取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比如电机的旋转速度、或者电机的电流、又或者电机的电压等单个技术指标。现有洗衣机在称重过程中,为了获取多个单个技术指标值,以此来计算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电机需要反复运行多次,导致称重所需时间较长,且称重精度不高,使得整体称重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差。此外,现有洗衣机在称重过程中没有考虑电机零部件老化等干扰因素,导致称重精度和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精准称重的洗衣机称重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精准称重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洗衣机称重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称重方法,包括:控制电机运行预设频率,获取电机运行至预设频率所需的升频时间以及电机运行至预设频率时的电流;根据升频时间以及预设的升频时间-重量关系获取第一负载重量;根据电流以及预设的电流-重量关系获取第二负载重量;获取第一负载重量和第二负载重量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当前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洗衣机称重方法通过获取电机的升频时间和电流分别与预设的重量关系进行对比,得到第一负载重量和第二负载重量,再对第一负载重量和第二负载重量求取平均值得到更为精准的衣物重量。通过电流和升频时间进行双重判断称重,对衣物重量的感知更为精准。而且整个称重过程用时较短,只需要15秒的时间,可最大限度降低由于无水转动对衣物造成的损伤。在快速称重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称重感知的精准性,使得洗衣机能够选择最佳的洗涤水位,投放适量的洗涤剂,进而使洗衣机的洗涤效果达到最佳,提升用户对洗衣机的洗涤效果、耗水量和耗电量的满意度,同时给用户带来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洗衣机称重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洗衣机的洗涤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如是,则执行自矫正操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自矫正操作包括:将平均值自减第一预设矫正值获取矫正重量,并将矫正重量作为当前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
由上述方案可见,随着洗衣机的使用,电机等零部件会随之老化,所获取到的升频时间和电流都会随之变大,影响称重感知的精准性,导致称重结果与实际衣物重量存在偏差。因此,在洗衣机的洗涤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之后,对第一负载重量和第二负载重量的平均值进行自矫正操作,即该平均值自减第一预设矫正值获取矫正重量,并将矫正重量作为洗衣机内的衣物重量,避免电机等零部件的老化影响称重感知的精准性,从而保证洗衣机称重感知的精准性,使得洗衣机能够选择合适的水位,提升用户对洗衣机的洗涤效果、耗水量和耗电量的满意度,同时给用户带来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