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进端出推钢式加热炉进出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2561.5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龙;吴翔;李学明;肖颖;王华胜;周焱民;谢爱平;陈丽丽;赵房亮;唐法丁;周萍;束家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3/04;F27D19/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 地址: | 3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出 推钢式 加热炉 进出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一种端进端出推钢式加热炉进出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推钢炉进出钢设备技术领域,在推钢机或出钢机的工作初始位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Ⅰ,光电传感器Ⅰ通过PLC控制单元与推钢机或出钢机电连接并对推钢和取钢的检测行程清零;离合器Ⅰ或离合器Ⅱ的分闸位处设置光电传感器Ⅱ,离合器Ⅰ或离合器Ⅱ的合闸位处设置光电传感器Ⅲ,上位机、光电传感器Ⅱ和光电传感器Ⅲ通过PLC控制单元与离合器Ⅰ或离合器Ⅱ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每次推钢和取钢动作完成后,推钢机和取钢机可自动回到初始位,降低了故障率,而且可进行准确离合动作,操作方便,保证了推钢臂或取钢臂在合闸后在同一水平线上,节省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钢炉进出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进端出推钢式加热炉进出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推钢入炉及出钢机出炉设计的加热炉中,根据成品结构设计的原料尺寸分为单排及双排料,在双排料进炉时,推钢机区分东西两部分推钢动作,将坯料分别推入炉内,在设计长坯料单排入炉时,两组推钢机需要同步动作,将坯料水平推入炉内。出钢时,出钢机需要根据炉内坯料是单排料还是双排料情况,实现单组取钢臂动作取钢或两组取钢臂同步取钢。
但是,在上述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推钢机的推钢行程和出钢机的取钢行程一般是通过电机的行程来设定,即采用编码器检测两组推钢机和出钢机的驱动电机的行程,当达到推钢行程或取钢行程时,PLC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则推钢机和出钢机复位完成,但是,在推钢机和出钢机运行过程中,坯料及设备摩擦会导致检测的速度和实际速度不匹配,导致推钢机和出钢机不能回到初始位,如此循环往复,则使推钢或取钢行程的误差逐渐增大,从而影响正常的推钢和取钢操作;2、当需要单排推钢或者出钢时,两个推钢机或出钢机之间的离合器不能正常咬合,或者咬合后推钢臂或者取钢臂不在同一水平线,导致推钢或取钢坯料到位后不在水平线,会出现坯料入炉歪斜而影响出钢节奏及计时产量,也可能会出现加热后的坯料在出炉的过程中掉落的风险;3、离合器在合闸时,通常需要借助监控或者现场指挥控制推钢机或出钢机的离合器的准确咬合到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进端出推钢式加热炉进出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每次推钢和取钢动作完成后,推钢机和取钢机可自动回到初始位,可保证推钢和取钢的正常动作,降低了故障率,使两组推钢机和出钢机之间可进行准确离合动作,离合操作方便,可保证推钢臂或取钢臂在合闸后在同一水平线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端进端出推钢式加热炉进出钢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炉、推钢机、出钢机、离合器Ⅰ、离合器Ⅱ、上位机和PLC控制单元,两组所述推钢机的推钢臂之间通过离合器Ⅰ相连,两组所述出钢机的取钢臂之间通过离合器Ⅱ相连,两组所述推钢机的推料端与所述加热炉的进料口相对,两组所述出钢机的取料端与所述加热炉的出料口相对,所述推钢机或出钢机的工作初始位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Ⅰ,所述光电传感器Ⅰ通过PLC控制单元与所述推钢机或出钢机电连接并对推钢和取钢的检测行程清零;所述离合器Ⅰ或离合器Ⅱ的分闸位处设置光电传感器Ⅱ,所述离合器Ⅰ或离合器Ⅱ的合闸位处设置光电传感器Ⅲ,所述上位机、光电传感器Ⅱ和光电传感器Ⅲ通过PLC控制单元与所述离合器Ⅰ或离合器Ⅱ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钢机和出钢机均包括齿轮齿条式驱动机构,所述齿轮齿条式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杆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杆件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检测驱动电机行程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通过PLC控制单元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驱动电机的速度,所述光电传感器Ⅰ与所述编码器并联后通过PLC控制单元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驱动电机的到位停止并对编码器检测的行程清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器
- 下一篇:香烟包装机下烟口烟层厚度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