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分分布状态及质构变化的药材润制程度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22558.3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雁;饶小勇;罗晓健;刘庆珊;张爱玲;张尧;刘微;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分 分布 状态 变化 药材 程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分分布状态及质构变化的药材润制程度检测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干燥根、根茎与果实类药材进行不同时间的润制,分别得到不同时间润制的药材样品;步骤二:采用质构仪对步骤一中不同时间润制的药材样品进行剪切试验,获取剪切测试曲线,根据剪切测试曲线对药材样品进行特性测定,所述剪切测试曲线用于表征药材样品的感应力值变化情况,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客观表征药材润制过程的质地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药材润制时基于水分分布状态及质构变化的药材润制程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药材在切制饮片前,一般须经过水分软化处理,使药材的质地变软,利于切制。俗话说“三分刀工,七分润工”,说明药材软化的好坏,是饮片切制的关键。目前,润药过程仍主要凭经验把握,软化程度判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生产过程可控性差,时有伤水、硬心、连片、起滑、发霉、药效成分损失等现象,严重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一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润药过程时,外部水分通过药材的表层持续进入和扩散至药材内部、药材组织吸水膨胀、质地变软、部分水溶性成分被浸出。其实质是水分在药材中迁移、分布,引起药材质构特性、药效成分的变化。对药材中的水分,尤其是水分分布、水相状态、迁移行为,以及其对药材质构特性影响的理解是准确把握药材润制软化过程的关键。目前,传统的水分研究方法无法检测水分在药材中的流动性以及分布状态,“看水头”等经验不能准确掌握水分引起药材质构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基于水分分布状态及质构变化的药材润制程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基于水分分布状态及质构变化的药材润制程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药材进行不同时间的润制,分别得到不同时间润制的药材样品;
步骤二:采用质构仪对步骤一中不同时间润制的药材样品进行剪切试验,获取剪切测试曲线,根据剪切测试曲线对药材样品进行特性测定,所述剪切测试曲线用于表征药材样品的感应力值变化情况。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剪切测试曲线包括起始点A、拐点B以及峰值点F,起始点A和拐点B形成第一曲线,拐点B和峰值点F形成第二曲线,并分别计算第一曲线的曲线斜率K1和第二曲线的曲线斜率K2;
第一曲线用于表征切刀切过已浸润药材部分时的感应力值;
第二曲线用于表征切刀切过未浸润药材部分时的感应力值;
所述曲线斜率用于表征药材样品抵抗剪切力的能力,曲线斜率值越大,表示药材样品韧性越强,切制越困难,软化程度低。
优选地,所述峰值点F用于表征药材样品的硬度。
优选地,如果K2K1,表示药材未润透,如果K2≤K1,说明药材润透均匀。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三,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仪对步骤一中的不同时间润制的药材样品进行横向驰豫时间T2测定,获取T2图谱,所述T2图谱用于表征药材样品的润制程度以与所述步骤二中特性测定的结果相印证。
优选地,所述T2图谱中,具体检测方法为:横向弛豫时间T2用于表示水分的自由度以区分药材样品中的结合水和自由水,H质子受束缚力越大或自由度越小,T2时间越短,在T2图谱上峰位置较靠左,此为结合水;反之则T2弛豫时间越长,此为自由水;相对应的峰积分面积用于表征相应的水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