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呈味判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1203.2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乾栩;朱保昆;张伟;杨洪明;谢志强;王猛;者为;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20;G16B15/3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 地址: | 6502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判别 方法 | ||
1.一种化合物呈味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将结果参数值分别带入到下面三个判别函数中,结果最大的值对应的即是呈味小分子的呈味判别结果:
酸味成分= 1.451*BE – 1.590*ImE + 3.807*IE + 0.379*RR – 20.504;
甜味成分= -1.732*BE - 0.088*ImE – 2.271*IE + 0.195*RR – 15.776;
苦味成分= -4.417*BE + 0.208*ImE - 0.791*IE + 0.223*RR - 25.212;
其中:
BE 为结合能量,等于分子间能量和扭转自由能之和;
ImE为分子间能量;
IE为分子内能量;
RR为当前结构相对于参比构象的均方差值。
2.一种化合物呈味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呈味小分子和受体蛋白T1R2-T1R3进行预处理后,导入分子对接软件中,完成对接盒子和对接参数设置,进行分子对接,导出分子对接结果;
步骤(2)、呈味判别
将对接结果参数值分别带入到下面三个贝叶斯判别函数中:
酸味成分= 1.451*BE – 1.590*ImE + 3.807*IE + 0.379*RR – 20.504;
甜味成分= -1.732*BE - 0.088*ImE – 2.271*IE + 0.195*RR – 15.776;
苦味成分= -4.417*BE + 0.208*ImE - 0.791*IE + 0.223*RR - 25.212;
结果最大的值对应的即是呈味小分子的呈味判别结果;
BE 为结合能量,等于分子间能量和扭转自由能之和;
ImE为分子间能量;
IE为分子内能量;
RR为当前结构相对于参比构象的均方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呈味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呈味小分子预处理过程包括能量最小优化、可旋转键确定、导出为PDBQT文件;受体蛋白T1R2-T1R3预处理过程包括去水、加氢、计算电荷、导出为刚性PDBQT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呈味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接盒子设置如下:
格子在三个水平轴上所含点数设置为X,Y,Z:82,78,80,格点间隔为默认值0.417 Å,格子中心设为42.013,22.151,-83.565(x,y,z)。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呈味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最小可旋转键设置为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2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