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辊上废料自动化清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21112.9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玲;于金鹏;刘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6F3/06 | 分类号: | B26F3/06;B26D7/06;B65G47/8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朱玉建 |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废料 自动化 清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装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纤维辊上废料自动化清理设备。其中,自动化清理设备包括圆形转盘、切割设备、切割设备运行导轨、第一纤维辊下落通道、第一推杆机构、第二纤维辊下落通道、第二推杆机构、纤维辊暂放平台以及纤维辊回收箱。在圆形转盘的前侧表面,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八个均匀布置的纤维辊定位支架,各个纤维辊定位支架均用于放置纤维辊。圆形转盘每次旋转一个工位,且在相邻的三个工位处,依次完成纤维辊上废料纤维的自动切割、切割后的纤维辊自动回收以及纤维辊的自动上料等操作。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纤维辊上废料纤维的自动化清理效率,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装备,尤其涉及一种纤维辊上废料自动化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纤维线生产缠绕工序中,经常会由于设备停机、断线等诸多原因造成纤维辊上纤维线变成废料,因此需要及时将纤维辊上的纤维线清理掉,以保证纤维辊的可重复利用。
目前,多采用刀片或剪刀等对纤维辊上的废料进行手动清理。然而,此种手动清理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等缺陷,因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由此可见,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智能化清理设备,以提高废料纤维的清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纤维辊上废料自动化清理设备,以实现纤维辊上废料纤维的自动化清理工作,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废料纤维的清理效率。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辊上废料自动化清理设备,包括:
圆形转盘、切割设备、切割设备运行导轨、第一纤维辊下落通道、第一推杆机构、第二纤维辊下落通道、第二推杆机构、纤维辊暂放平台以及纤维辊回收箱;
在圆形转盘的后侧配置有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圆形转盘的中部;
在圆形转盘的前侧表面,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八个均匀布置的纤维辊定位支架;
定义圆形转盘上位置最靠下的一个纤维辊定位支架所在的位置为第一工位,沿着顺时针方向,紧接着该第一工位后侧的两个相邻工位分别为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切割设备运行导轨为直导轨;
该切割设备运行导轨由圆形转盘的前方水平伸展至圆形转盘的前侧表面中心处;
切割设备安装于切割设备运行导轨上,且与切割设备运行导轨滑动配合;当切割设备位于第一工位上方时,该切割设备的切割头对准该第一工位处的纤维辊;
各个纤维辊定位支架的结构均相同;
每个纤维辊定位支架均包括定位支架圆形底座以及纤维辊套杆;
其中,定位支架圆形底座通过螺栓安装于圆形转盘的表面上,该定位支架圆形底座的直径小于纤维辊的外径,且大于纤维辊的孔径大小;
纤维辊套杆安装于定位支架圆形底座上,且二者轴线重合;
纤维辊套杆的直径以及长度与纤维辊的孔径大小以及长度分别相适应;
每个纤维辊定位支架处还设有一个推杆穿孔;
其中,各个纤维辊定位支架与各自对应的推杆穿孔的相对位置均相同;
第一推杆机构安装于圆形转盘的后侧,第一推杆机构的推杆对准第二工位处的推杆穿孔;
第一纤维辊下落通道位于第二工位的前侧下方;
纤维辊回收箱设置于第一纤维辊下落通道的下方;
第二纤维辊下落通道的下落口以及纤维辊暂放平台均位于第三工位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